英国劳氏船级社(以下简称LR)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家成立的船级社,也是世界上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船级社。一份最新的行业列表也显示,目前在中国展开业务的各大船级社中,LR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近期,记者有幸采访到LR的现任CEO Richard Sadler先生,他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LR,LR的品牌十分特殊,一方面它是最古老的船级社,另一方面,它是最独立地制定自己标准的船级社。
扎根中国市场
作为世界上第一家成立的船级社,LR与中国的合作可谓源远流长。1869年,LR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是其在海外继加拿大之后成立的第二家办事处。
20世纪80年代后,LR又相继在大连、北京、青岛、南京、武汉、广州、香港等地成立了办事处;此外,LR还在中国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质量体系认证的合资企业——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并与上海交大、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等院校合作设置了劳氏奖学金;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合作,协助起草了有关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安全法规。
目前,LR的所有业务已在中国全面展开。
记者:不管是业务的开展范围,还是形象的推广策略,都体现了LR对中国市场重视,请问Richard,LR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中国市场的?为什么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请您评价一下目前LR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怎样的一个水平?
Richard Sadler:早在139年前,LR就已经意识到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了。近几年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增长迅速;特别是在造船领域,已经成为继韩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造船国,这为国外船级社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些因素都吸引我们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可以这样说,中国已经成为LR的投资首选地。这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LR中国的规模成长非常快,目前在各个港口和内陆重要的交通枢纽都设有办公室,员工数量已接近500名。
同时,LR在中国业务成长也很快。目前,LR在中国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船舶、能源和交通、管理系统,其中不仅包括最传统的海运业务,还涵盖了石油、天然气、能源、化工、电力工业和其他的运输项目,如地铁,铁路、轨道交通等等。
记者:LR在中国能够稳健发展,基础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战略措施?
Richard Sadler:我认为立足长远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就是LR中国积极的本地化人才战略。刚进入中国时,LR在中国的员工大多数是外籍人士,近年来,本地员工已大大超过外籍人士。我们重视人力资源的本地化,不只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因为本地员工与客户沟通起来更加融洽。
因此,培训本地员工,使其业务水准得到提高,是目前LR在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LR长期扎根中国市场的基础。
记者:能否透露一下,下一步LR在中国发展的重点将在哪些方面?
Richard Sadler:LR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密不可分,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LR要跟得上这种速度。和5年前相比,中国方方面面都提高很多,从技术、产品、质量方面都进一步成熟,这其中也都有LR的贡献。
在世界经济下滑的今天,对中国来讲,非常重要的就是他的出口产品能够有进一步的提高,这种提高既要是数量上的,也应是质量上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这个方面,我想说LR不单单是一个海运产品的、船舶的传统业务,我们也在做很多关于出口产品的检验,我们想和众多的中国企业一起提高。
再重申一下,我刚才讲的质量,不单单是中国进出口产品的质量,还包括中国出口的船舶,以及与LR所有业务相关的产品,LR都想和中国企业一起想方设法改善质量,我想这就是近期最重要的目标。
世界上最特殊的船级社
记者:LR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级社,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LR为何能一直保持自己的行业领先地位?
Richard Sadler: LR的总部设在伦敦,分支验船机构已经遍布全球280个主要港口,我们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并不墨守成规,我们每年都要召开专门的会议研究如何改善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服务产品方面。为了这一目标,劳氏一直在不间断地开发和投资,同时也努力学习同行的长处,与时俱进,持续地改善我们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值得强调的是世界上只有一个LR,LR的品牌十分特殊,一方面它是最古老的船级社,另一方面,它是最独立地制定自己标准的船级社,这一点是我们最引以为傲的。
记者:海运方面的业务是LR的传统业务,也是最核心的业务,请问在这方面LR有哪些独到之处?
Richard Sadler:LR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LR的品牌知名度是任何竞争对手所不能动摇的,因为它是世界上成立时间最早和市场份额最大的船级社;LR具有世界领先的独立的技术检测手段,是全球享有最高信誉的认证和咨询机构。
劳氏在验船师的培训方面花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培训方面的投入高于任何竞争对手,不但培训验船师的技术能力,还要提高验船师的综合素质,这是LR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同时,LR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的有关轮船的数据库,可以为客户提供各项有关轮船的咨询及信息服务。目前,LR在中国开展的船舶业务包括,新造船的设计审核、船舶监造、型式认可,SHIPRIGHT、海事培训服务、风险管理以及船舶咨询业务。
创新也是LR的竞争优势之一,比如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燃油费用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减少燃油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效提高船队的能源使用效率,LR推出了船舶能源服务(SES),它可以帮助船队实现燃油消耗的优化,促进船舶营运状态的监控,减少船舶营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终提高船队的营运表现。
与中国企业共度寒冬
记者:由金融风暴而导致的航运市场急剧下滑,给所有的航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人们说,航运业要迎来一个漫长且严寒的冬天,您对此有何评论?对于LR来说,此次经济危机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Richard Sadler: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LR也是有影响的,我可以预见未来会发生正在建造的船舶撤单这样的问题,这对我们有影响,因为作为船级社组织,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没有了。但是从整体来讲,LR作为一家与众不同的船级社,非常注重技术进步、质量管理这些方面,而这些都是保证我们长期存在的主要因素。因此,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是今年的收入会减少5%左右,而今年实际上要比去年增加14%-15%的业务量,实际上5%对我们来说,跟中国的经济一样,也在持续的增长,只是速度减慢。
说到底,一个是技术进步,一个是服务质量,这两个是保证我们产品能够畅销世界的主要因素,对LR来讲,我们想办法和中国的客户一起合作,实现技术进步和质量改善,这个冬天就应该能够克服。
记者:在应对危机方面,LR具体的业务会做哪些调整?比如说,会不会收缩一些资产?
Richard Sadler:就我们而言,如果要保证今天我们提供的服务,我们不但不是缩小的问题,还要做某种意义上的扩大,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是需要用人很多的,我们也希望能够满足给客户提供先进技术,质量改善等等。
而且我认为,在经济下滑的时候,人们更渴望了解情况,知识和技术这方面,正是LR最强的方面,所以我们愿意和中国同行及企业一起来推进技术革新的进程,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更重要的是,LR从1869年就入驻中国,我们见证了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中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所以,我们一定会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我们要在中国这片沃土上深深地扎下根,我们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进步、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