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营企业发达,是外来人口汇聚的地方。外来人口多了,一日三餐就是巨大的商机。闽北小伙赖德平闯荡闽南,从承包企业食堂做起,挖得第一桶金。如今,他越拼越勇,转战连锁酒店,在服务行业拼出一番天地。本报记者林艳腾 贵在坚持:三餐商机多 赖德平素有创业意识。赖的家庭成员,大多在农村经营水产品批发,不少亲戚也做些小本生意,这种环境让他从小就梦想有朝一日能在商界拼出一番事业。赖德平在八九岁时,就开始卖冰棍,挣零用钱。 1996年,赖德平中专毕业。严格算起来,他不算“毕业”。在南平职专就读两年后,他到南平纺织厂实习。许多师兄、师姐毕业后都分配到这个工厂上班,待遇挺丰厚的。一心想要创业的赖德平,却不喜欢这样的上班方式,毅然走出去自己创业。 办过纸巾厂、开过服装店,赖德平不断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舞台。泉州是创业者的天堂。2000年5月,赖德平踏上这片热土。 “泉州到处都是外来人员。”初次到泉州,赖德平就发出这样的感叹。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外来人口一日三餐的伙食问题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赖德平相中这个商机,决心从承包企业食堂做起。然而,此时的赖德平却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如何能获得企业主的信任?有谁愿意把食堂交给他来经营? “请问,你们有没有需要煮饭的?”赖德平拉来舅舅,两个人在工业区一家一家敲门推销自己。“2000年5月1日”,赖德平至今仍清楚地记得这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终于获得一家企业老板的认可,成功获得企业食堂经营权。 “向舅舅学习谈判技巧,邀请母亲前来掌勺,我自己则负责采购。”勤劳的赖德平虚心好学,继续开拓市场,不断承接新的企业食堂。 几乎是在两三年间,赖德平就承接了位于晋江英林、深沪、龙湖三个镇上8家工厂的伙食供应,每天服务的打工者达到5000多人。正是凭着勤劳和智慧,赖德平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有勇有谋:住宿市场大 赖德平的心不满足于办企业食堂,更大的梦想在内心激励着他继续寻找扩大事业的机会。
2004年夏天,赖德平偶遇一位外地人。那人向他打听,附近是否有150元到200元的酒店。“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型酒店,但是感觉这一消费档次的酒店大有市场。”赖德平的头脑闪过一个创业念头——随着闽南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商务人士的激增,中端的经济型酒店将大有可为。
2006年1月,赖德平首家经济型酒店在厦门开业,随后的几个月内,酒店入住率保持在95%以上。“吃的问题解决了,住的问题也需要解决。”赖德平再次回到泉州,接连在晋江开了三家经济型酒店,其中一家是公寓式酒店,两家是商务宾馆。“创立酒店的难度远远超过承包食堂。”赖德平回忆,为了承包一个楼盘做酒店,自己一次又一次与业主打交道,“挨家挨户与业主签协议。”在筹备阶段,赖德平用两个指标来说明其中的艰辛,一是自己瘦了七八公斤,二是新买的车跑了1.5万公里。
对于未来,赖德平充满信心,希望有朝一日公司可以运作上市。 创业心得: 心态:创业能够真正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人,但是,如果你没有去争取,则肯定不会成功。创业贵在坚持。 方式:创业需要有团队,做事要讲究方式,要有策略,还要有敏锐的眼光。 人物简介: 赖德平,男,1976年出生,福建南平人,阅江连锁酒店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