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下滑,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企业人才供需匹配的问题,把大学生培养成有工作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的人才,是突破企业发展瓶颈、解决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的关键。尽管每年北京市都有十几万的高校毕业生,但很多大学生因没有工作实践而让企业和自己双双陷入尴尬的境地。
“北京IBI与高校合作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旨在接收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就业见习,为其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条件,为企事业单位挑选优秀人才搭建平台。”6月24日,在丰台科技园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研讨会”上,丰台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北京国际企业孵化中心 (简称北京IBI)主任刘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帮助在校大学生在见习基地学到实用、先进的专业技术及方法,使他们在走出校门时就成为具备专业基础、实用技术和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
据他介绍,作为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命名的全国首批10家“中国大学生创业园”之一,北京地区惟一一家,北京IBI与高校的合作始于实验室共享体系建设,形成以创新为目标的协同互动的共享实验条件支撑保障服务体系,双方在实验室共享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合作。
目前,北京IBI已分别与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作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见习基地每年将有针对性地提供30个以上见习岗位,为见习学生安排业务培训和工作。一般安排在7月中旬—8月中旬,由企业结合自身需求提供见习岗位,高校团委负责在学校发布岗位信息,协助进行招聘,并对见习人员进行管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
“大学生创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帮扶措施?现有的小额贷款、税费减免、能够提供场地的创业基地等措施是不是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共青团北京市委大学部部长胡九龙认为,政府的鼓励政策能够吸引年轻人,但点燃热情容易,怎样坚持下去却很困难,因此科学引导和功能性的扶持应该加强。要积极推动见习基地工作,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一站式服务意识,推动服务青年政策的集成与创新,实现创业和见习的共享。
“大学生的缺陷在于社会经验太少,容易眼高手低。”首都医科大学校团委书记马小龙说,学校特别希望通过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不少用人单位是非常看重实习经历,孵化器为学生成长创造了最为有效的发展环境与成长方式,就像企业大门与校门间的中转站,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际的对接上迈出更踏实有力的一步。
“在大学生创业、就业过程中,如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辅导和技术支持,是政府、孵化器、高校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刘少华强调,创新、创业是当今社会一个主潮流,着重培养科技园区的“源”,是未来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作为在知识水平和掌握信息上具有优势的群体,大学生创业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就业有着很大的不同。他认为,孵化器是一所创业学校,让大学生在初创企业里工作一段时间,了解创业,然后再创业,成功率会更高一些。大学生创业要把目光放得高一些、远一些,学习卓越的经营理念,这些都是创业培训需要重新定位的方向。孵化器是大学生创业就业最好的平台,是大学与企业、学生与社会对接最合适的载体。孵化器作为就业基地,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非常有助于大学生创业之梦的实现,要善于借助孵化器的资源,与企业活动结合起来,高等院校也要发挥人才摇篮的作用,双方联手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他指出,需要注意的是,在为大学生做创业、实习指导的时候应当避免浮躁和功利性,要耐下心来,做实、做深,进行长期地服务。
“通过引入见习基地,我们把培训工作前移,让这些毕业生在校期间就完成培训任务,这样就能够真正实现‘就业即上岗’的设想。”北京阜康仁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进京对记者说,作为一个入孵的高科技企业,我们特别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新药研发领域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只有通过实践培训,所学才能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面对目前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形势,企业和高校双方在相互了解、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进行调研的同时,专业对口与高校建立联系,使孵化器成为在校大学生见习的首选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