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创始人自述发家史:两年内营收增9倍



    霍夫曼今年41岁,他于2002年创建了LinkedIn。目前LinkedIn全球用户量已达4100万,用户来自全球20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每家公司都有高管成为LinkedIn用户。

    在短短6年时间里,LinkedIn已成为美国硅谷知名互联网企业,目前其员工量已达350名,并在美国企业界具有很高知名度。霍夫曼还表示,自2006年起,LinkedIn就已进入盈利阶段,只要LinkedIn愿意,该网站可随时进行首次公开招股(IPO),只是LinkedIn目前还没有进行IPO的计划。去年期间,LinkedIn已获得近8000万美元风险投资,外界对其估值为10亿美元。

    作为斯坦福大学毕业生,霍夫曼很早就懂得组建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的重要性。除运营LinkedIn之外,霍夫曼还本人也积极进行各类投资活动,并为硅谷60多家科技创业公司提供建议和资金援助,这些公司就包括Facebook在内。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完成牛津大学哲学系的学业后,霍夫曼改变了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志向,转而回到硅谷进行创业。

    1993年,互联网变革正方兴未艾。当时美国在线(注:America Online,即目前时代华纳旗下AOL子公司的前身)开始发放有关互联网接入内容的软盘,希望公众能够进入到互联网时代。

    当时我正在牛津大学学习,并意识到我希望为公众做更多实事。由于我曾在斯坦福大学学习过,我就有了创建一家软件公司的想法,毕竟软件可以由数百万公众使用。

    我最初同多家风险投资商进行了接触。他们对我说:“你以前销售过软件没有?你要求我们向你的公司投资数百万美元,那你一定从事过软件销售工作,对吧?”我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后,他们接着表示:“那你还是先去找份工作干吧。”

    于是我就想方设法去苹果工作。我是通过我一位好友的室友找到了好机会,这也就是我职场生涯的开始。我开始学习各种东西,目的是为了自己今后创建公司。第一步就是了解纯软件研发。从苹果离职后,我去了富士通公司,在那儿学习产品管理和商务等事宜。

    我看到整个互联网市场已经热门起来,我自己也希望加入进去,并创建自己的公司。于是1997年7月我从富士通离职。当年8月,我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公司:Socialnet。

    我创建Socialnet的初衷是:当时已有大量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布各种内容,那我们能不能通过某种应用程序将这些内容连接起来?Socialnet的业务定位为在线约会,同时也提供网上征友服务,如用户可寻求高尔夫球友和室友等等。

    我们当时从数家风险投资商那里获得了一些资金援助。但创业初期,我们得到的教训多于经验。我当时得到的教训是:如果你正在进行很有创意的产品开发,你首先必须懂得发行战略。你该通过何种方式,使成千上万的人使用你所开发的软件?Socialnet的市场模式很不好。我们当时的想法是与各大报纸合作,后来发现这种方式根本行不通。

    在我运营着Socialnet网站时,我的一位斯坦福大学好友皮特·瑟尔(Peter Thiel)也组建了一家对冲基金。后来我又认识了一位名为麦克斯·莱弗琴(Max Levchin)的创业者(注:瑟尔和莱弗琴共同创建了在线支付系统服务公司Paypal,后来该业务被eBay收购)。当我决定离开Socialnet而创建新公司时,我首先咨询了瑟尔的想法,他对我说:“你别另行创业,到我们这儿来干吧。我们现在正整装待发。”

    (注:霍夫曼接受了瑟尔的邀请而加盟Paypal,并出任商务开发副总裁一职。)

    我在Paypal工作时,我知道了如何维持日常运营、如何解决所遇到问题,其中一些是Paypal一直未能加以解决的老难题。于是我就从银行业、金融管理业、互联网产业以及支付领域招来专家。通过这种集思广益方式,就可把杂乱的信息综合到一起。这时我已明白工作流程同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区别。

孤注一掷

    在你开始某项工作时,你的创意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你必须每天与不同人打交道,你必须研究市场。如此一来,你的本职工作往往就无法做好。有了这种认识后,现在一旦我有了创意,我并不会马上说:“就是它了。”

    在我们把Paypal出售给eBay之后,我又有了更多空闲时间。我之所以决定创建LinkedIn,是觉得商务社交业务确实很有意思。我已经从出售Paypal中赚到了一些钱,因此我决定把部分资金投入到LinkedIn当中。如果创业时,你在银行时没有多少存款,员工们就发牢骚:“我们的业务最后会不会蛋打鸡飞?我们有没有足够资金?我们是否该寻求风险投资?”好在在LinkedIn创业初期,一直是我本人往里投钱,因此就没有上述顾虑。

    我一直坚信,在经济不景气大环境下,正是创业的最佳时机。因为你正好可借此大显身手。尽管这种时候融资较为困难,但如果你能够获得资金,你就具备了诸多创业优势。

 LinkedIn创始人自述发家史:两年内营收增9倍

    2002年硅谷互联网产业弥漫着一丝寒意。消费者互联网企业遭到了外界嘲笑,但这些企业也因此获得了市场竞争力。我们可向他们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独特魅力。

    在LinkedIn创建初期,我们的业务进展相当缓慢,原因就是我们希望确保系统能够平衡运行。当时LinkedIn的13名员工共邀请了112名商务人士成为用户。

    我们最初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使用户达到100万?因为只有在用户量足够多情况下,LinkedIn的用户信息搜索、信息共享等功能才运作起来。对LinkedIn市场增长而言,2003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

    我当时坚信,只要LinkedIn用户量达到100万,并使用户经常登录,然后就可开发出相应市场模式。我知道自己并不会关注那些后期才会确定的事务,而会把这些事情往后放一放。

    2005年期间,我们确定了三大收入来源:首先是招聘列表。其次是订阅服务,并认为该业务有助于LinkedIn收入快速增长。订阅服务可提高用户的沟通效率,并加强搜索功能。用户希望在LinkedIn上结识还不认识的人,然后再开展合作。这也是LinkedIn目前业务的基石。

    再次是广告业务。最初我们并没有想到要推出广告服务。但两大因素让我最终决定这样做:一是LinkedIn用户结构比较单一;二是我们意识到,LinkedIn可开发出具备独特功能的商务产品。

    成长之痛

    2006年夏天,我意识到自己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进一步扩大LinkedIn市场规模。二是如何使LinkedIn产品开发模式由单线式向多线式转变。在此之前,LinkedIn用户要么划归到搜索和资料页面,要么位于平台、群组或通讯录当中,但我们这时已意识到,应该同时让这些用户划归于所有类别当中。

    我当时问自己,在用户规模和产品开发两个问题上,哪一个问题面临的挑战更为严重?在经过思考后,我觉得产品开发难度更大。于是我决定辞去CEO职位,以专注于产品开发;然后再招聘一名新CEO,以具体负责LinkedIn的日常运营。后来LinkedIn任命丹·纳耶(Dan Nye)出任公司CEO。

    或许有幸运的成份在内,我们接着又聘请谷歌前高管迪普·尼沙尔(Deep Nishar)出任LinkedIn产品副总裁。

    在作出个人决定时,我经常反复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哪个领域,我最能为世界作出一些个人贡献?”我觉得LinkedIn就是这样的贡献。对我个人而言,LinkedIn不仅仅是一项投资活动,它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我想做的事情是,使更多商务人士使用LinkedIn,并帮助LinkedIn加强创新。当我同纳耶谈起这件事情时,他表示:“你站在我背后,说让我做这个做那个,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使LinkedIn更有效率。”在我俩的共同决定下,我决定重新担任LinkedIn首席执行官。

    (注:在纳耶担任LinkedIn首席执行官的两年时间内,LinkedIn用户量由最初900万增至3500万,销售收入增长了900%。公司员工量也增至数百名,同时把业务范围拓展到欧洲市场。纳耶前不久单独接受CNNMoney.com网站的采访时称,他在LinkedIn任职期间,发现LinkedIn管理结构较为复杂。由于霍夫曼是LinkedIn最大股东,公司运营都得按照霍夫曼的意愿进行。去年12月霍夫曼重新担任LinkedIn首席执行官,纳耶随后离职。)

    尽管我们在银行存有足够现金,但我们希望能够存上更多现金。要实现该目的,就得开发出性能出色的产品。我们正在进行一些产品研发,并希望收购外部开发团队和产品,然后把这些产品添加到LinkedIn的各项服务当中去。这也是我们为何去年实施融资计划的原因所在。

    上述(产品收购)计划目前仍在制定之中,我们仍在寻求合适的收购目标。但与此同时,在经济低迷大环境下,我们在银行存有足够现金,这也是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注:去年期间,在LinkedIn完成7570万美元融资活动后,该公司裁减了10%员工,削减了36个左右职位。LinkedIn称,这次裁员活动意在重新配置公司人力资源。)

    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希望进行IPO,我们已能拿出很有说服力的财务数据。但我们目前更为关心的事务是:如何组建我们的网络。我认为,IPO活动并无法帮助我们实现该目的。如果LinkedIn以私营企业身份运营,将更有利于LinkedIn保持自身创新性。

    LinkedIn的经营理念并没有任何改变。如果非要说改变,那只能说我们的理念比以前更为执着。我们希望全球商务人士都能成为LinkedIn用户。当然,我们今后要做的是,让更多商务人士行动起来,并真正加入到使用LinkedIn各项服务的行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6999.html

更多阅读

财税办公:2013年营改增后最新税率变化表

昨天群友在问2013年8月以后的税率,这里在去年的税率表基础上整理了2013年最新营改增税率表,和大家分享一下。具体指导文件请大家参见我7月30日和大家分享的《财税办公(1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详细解读》,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

老干妈发家史:不贷款不欠钱

老干妈发家史:不贷款不欠钱理财周报01-06 23:235280评论摘要她把一瓶5块钱的辣椒酱做成与茅台齐名的品牌;她每天卖出130万瓶辣椒酱,一年销售额高达25亿,每瓶辣椒酱大概赚9角5分;她15年只贷过一次款,她的财务只有两笔最简单的账:进来多少,出

李仲树创业发家史:从乡村医生到集团公司

儿时一梦数十年 在李仲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一生似乎就确立了明确的轨迹。十几岁的时候,他对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熟读大量医书,还立志在上大学时选读医科,将来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那时候,好几百页的医书我都能倒背如流”,谈

陈天桥创业发家史:两大成功密码

 “我和99%的中国青年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喜欢玩游戏并不纯粹是件坏事,关键是要玩出“精”。我就是从玩游戏玩出创业灵感的。大学生创业完全可以从身边找到灵感,找到机遇。但无论做什么,第一要专注,第二注意节奏。”   一位创业不

江苏盛虹印染有限公司 盛虹印染缪汉根创业发家史

盛虹印染缪汉根创业发家史:在无情的市场面前,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创新,才能赢得客户、占领市场。——盛虹集团董事长 缪汉根  近两年,人民币升值、贷款利率上调、出口退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涨价,一个

声明:《LinkedIn创始人自述发家史:两年内营收增9倍》为网友番茄操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