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研究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研究


     新《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的改革发展,西南是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该地区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民族特色指的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独特风格,民族特色音乐教学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们的音乐表现方式是载歌载舞、自奏自娱,从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教师将民族音乐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唱歌、跳舞、奏乐中认识和了解西南民族音乐文化特色,该教学方式是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措施。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该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利用现代教学方式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有助于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构建出富于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特色音乐教育。

  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民族情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音乐教学的成功,应以培养学生民族音乐兴趣与情感为出发点,通过学校音乐教学让学生喜爱民族音乐,是音乐教学成功的体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中,利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且为学生欢迎的多种民族音乐形式和内容,可以创设出新的音乐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表明,教师音乐教学时让学生接触熟悉的民族音乐,并有针对性的将之融入各种民族音乐活动中,如课间、课外、社会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民族音乐文化内涵的有效措施,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提高其认同感与自豪感[2]。教师实施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可以改善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漠视与不太接受情况,在浓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中,学生能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美好,从而萌发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在加强综合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与民族情感。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和和质量。21世纪,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是贯彻落实新《音乐课程标准》,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逐渐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育观念现代化。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教学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得益于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研究和探索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并积极、主动地将现代教育观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可以带动其它学科教学观念的革新,使学校整体教学面貌发生喜人变化,此外,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与活动积极性。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结合自身教学能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资源及学生爱唱爱跳的特点,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方面不断摸索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有助于形成音乐教学优质课堂,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3]。

  构建民族特色音乐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在构建民族特色音乐教育时,不仅要吸收音乐专业教师,还应动员全校师生参与民族歌、舞、乐等活动,使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激发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民族特色音乐教学中,有效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活动,可以为师生构建学习、表现的舞台,从而有助于丰富学校民族文化生活。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可以体现学校民族特色教育,有助于提高办学水平。

  2.加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的措施

  2.1创新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形式

  歌、舞、乐一体化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的特征,教师要想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正确认识,必须拓展、创新具有该地区特色的音乐教学方式,并在在课堂上实施。为保证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格在音乐教学中体现,教师教学时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向其呈现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等特征的民族特色音乐教学方式。

  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民族歌舞、器乐演奏、民歌等,创设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唱奏结合与唱跳结合的教学形式下,加强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激发其学习民族音乐兴趣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边歌边舞,让其在演唱民歌的同时跳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用简易的民族乐器演奏民歌。在教室内开展各种综合性的音乐活动,如唱、舞、奏等。将课堂教学延伸至户外,让学生在户外场所进行各类活动,如歌舞、乐器演奏等。

  积极开展各类民族音乐课外活动。传统音乐教学以课堂形式为主,而且每周音乐课课时也很少,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积极开展各类民族音乐课外活动,可以向学生提供参加民族音乐活动的舞台,不仅能满足学生音乐学习需求,还能促进学校民族音乐生活活跃性。所以,为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具有民族特色的课外音乐活动。例如:(1)组建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如民族舞蹈、民歌演唱、民乐演奏等。(2)利用校园板报介绍民族音乐文化或推荐优秀的民歌作品。(3)课间用学校广播播放适当的民族音乐。(4)定期开展各种民族音乐活动,如民族歌舞会、民歌演唱会、民族器乐演奏会等。

  2.2合理开发创新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依据,也是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基础。在音乐教学内容中,民族音乐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地位,所以,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合理开发民族音乐课程资源。

  积极开发民族音乐资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歌方面有山歌、酒歌、劳动号子等,民族歌舞方面有傣族舞、摆手舞、花灯歌舞等,民族乐器方面有象脚鼓、葫芦丝、竹笛等,这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资源[4]。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收集民歌与本土民族音乐文化,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活跃音乐课堂教学。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访民间歌手,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邀请民间艺人为学生表演或传授民族音乐,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族音乐。

  积极创新民族音乐资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不仅博大精深,而且包罗庞杂。所以,教师收集民族音乐时应进行适当筛选,将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讲授。为保证选用的民族音乐作品适合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前应适度改编创新这些作品。教师创新民族音乐资源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在保证民歌原有风格的情况下,适当简化、改变曲调、节奏等繁杂的部分。(2)根据民歌旋律重新编写具有原有风格的歌词,编写过程中要保证歌词内容健康、简单易懂。(3)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不同语言演唱同一首民歌,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歌的文化内涵。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聚集了很多少数民族,该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浓郁的民族音乐,教师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音乐资源,不仅能让学生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熏陶,还能加强教师对民族音乐教育的认识,有助于推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音乐的发展。具体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是体现民族性、思想性、情感性、教育性的重要方式,将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融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有助于加强其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音乐文化情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708.html

更多阅读

中国 56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 56个少数民族头饰图片

2010-12-20 21:03:38中国56个少数民族图片收集全了: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共有25个,他们是: 彝族、傣族、拉祜族、回族、苗族、白族、纳西族、藏族、怒族、独龙族、僳僳族、景颇族、德昂族、 佤族、布朗族、基诺族、哈尼族、壮族、瑶族、

蒙古族谚语的民族特色 56个民族的特色

蒙古族谚语的民族特色 这是一篇旧作,写于1995年5月,当时曾在内蒙古大学举办的“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引起较好反响。今天偶然翻出来看看,觉得内容尚可,且不受时效限制,遂粘贴于此,以就教于方家。 所谓谚语,系指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中国民族特色的资本主义 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中国民族特色的资本主义(王炼利)“权贵资本主义”根本不是资本主义。它既不是传承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新教伦理的资本主义是除了金钱六亲不认的,包括不认权贵权势;也不是传承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族资本家精神的资本主义

声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研究》为网友淡醇熏骨染云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