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层培训选择:做最好的执行者》
这些都是每次参加会议的人写的报告总结起来的,不仅仅是将资料存档,还发给所有与此项目有关的工作人员。这样不管是谁来开会,都会对沟通过什么、沟通进行到了哪一步一清二楚。 能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很不起!它的好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畅通,避免同样的问题重复沟通所带来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这样对于了解对方重视什么、关注什么、最在乎什么都一目了然,那么再次交流或者谈判的时候,就能避免触碰对方的“雷区”,而重点解决对方关心的问题,这样一来,事情是不是就可以顺利很多?

有很多人都不会注意资料和经验的积累,总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或者是觉得即使不这么做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但事实却是,当经验经过先优化再固化后形成流程,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工作节省时间,更可以让后人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往前走,提高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 我们都知道,周恩来总理本身就是一位极为出色的执行者,而他身边的那些工作人员大部分也都是非常优秀的执行者,这与周总理的要求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在纪东的《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中说,周总理很注意提高身边工作人员的执行水平,为此对他们提出了一些要求。例如要抓紧一切时间阅读各种书籍、资料来提高思想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等等。 在实际工作中总理的要求也很高,从不允许有半点敷衍、应付,“大概”、“可能”之类的回答是绝对通不过的。 总理曾讲过,办任何事情,都要多问些情况,要想到有关的问题。这样,你们报告情况就主动了。他还要求下面的工作人员凡事要多联想、多设问。 有一年开春的时候,纪东收到有关部门报告后向总理汇报情况,说: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冰情严重,由于气温升高,形成的冰坝会严重阻塞河道,崩毁堤岸,冰水四溢,淹没农田,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总理听后,立即要求他打电话给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弄清楚以下问题:冰情严重程度,重要冰冻地段,冰坝有多高,覆盖面积有多大,爆破冰坝的措施有哪些,如果用飞机投弹轰炸,空军方面落实没有,成功的系数有多少,失败的后果会怎样,进一步的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