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层培训选择:做最好的执行者》
但一个最好的执行者,不仅不需要领导来提醒,而且总会想到领导前面,上级想到的自己当然要想到,上级没有想到的,也要主动替他想到。 有一次,一位培训界的同行,向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因为经常需要出差,有时候一忙、一着急,就容易忘记带一些东西,如名片、资料和相机等等。 为此,他也跟秘书说过记得提醒我一下,免得耽误事情。
![模拟人生4期望秘籍 第20节:第三章 “期望二,做到十”(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70320151293.jpeg)
秘书老是不记得提醒,后来终于能学会提醒了,但是执行起来,往往又很不到位。 有一天,他在北大高级总裁班讲课,下午讲课完课后就直接去机场,到外地出差。 中午的时候,他接到秘书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 “您下午要出差,别忘了带名片、资料和相机。” 一经提醒,这位老师一想糟了,相机在家中,又忘带相机了。可等讲完课再回去拿相机已经没有时间了,只好就不带了。 这尽管是一件小事情,但也能反应一个员工执行能力。这位老师感慨地说: “如果是一个合格的执行者,她完全应该熟悉我的日程安排,提前一天提醒我:‘您明天就要出差了,如果现在方便的话,请把需要带的资料、名片和相机放到包里,以免忘记。’ 如果有了这样的提醒,我还会忘记带相机吗?” 很多下属都有一个错觉,领导哪会有什么想不到的事情。可别忘了,领导不是神,他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也有需要你提醒的地方。 不要说普通人需要提醒,就算是非常杰出的人,有时候也需要下级帮他把关。 担任过周总理秘书的纪东,在他所写的《难忘的八年——周恩来秘书回忆录》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1971年,在林彪 “九一三”叛逃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左右,一天上午,总理在连续工作了17个小时之后,离开办公室去卧室办公。 突然,总理打电话让他过去一下。他以为总理要安排任务,于是像往常一样拿着本子和笔,迅速赶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