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左右逢源的职场达人:π型人》
我并没有挑衅之意,只是表达强烈的写书意愿,而且有自信可以写完、写好这本书。 “吕老师,请让我们内部讨论一下。”对方客气地说,“如果觉得合适的话,我们会再与您联络!” 这不就是“谢谢、再联络”的标准辞令吗? 我由极度的兴奋,瞬间跌入无底的深渊。 静悄悄地过了几天,无声无息。等待期间十分难熬。 没想到等待之后,奇迹竟然出现了,我接到林副总编辑的电话。对自己而言,这是喜从天降。 两天后,他偕编辑来访,三人相谈甚欢,也当下邀请我着手进行新书的写作。 在签约前,他未曾问我是否有写书的经验,有多久没有大量撰写中文。 我也没有主动告诉他。 我用数月的时间,汇整大量的资料,将自己对纳米科技所知所学转化成数万字的中文,我生平的第一本书终于顺利出版上市。 写书过程中,我的中文细胞彻底苏醒,当年那个喜爱写作的文艺青年已全然复活。 人生的奇妙际遇
![沃尔玛的成功之道 第46节:第2章 π型人的成功之道(2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70625777404.jpeg)
多年以后,回想当时情景,一直觉得人生的际遇实在奇妙。 当初如果没有鼓起勇气丢下那枚硬币,没有打那一通电话,我也就不可能有机会写那本书。 如果没有写那第一本书,也就不可能有后续不断的写作邀约及其他作品问世。 当个人著作陆续出版后,我也从一个平凡的教授,变身成可出书的作者。 我可以在学校里专心一意从事科学研究,也可以在家中忘情沉浸于文学创作的天地里,成了标准的双职场π型人。 虽然我是一位学校教授,但我也是一位专业作者,因为我对自身作品的要求,绝对不亚于职业作家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