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左右逢源的职场达人:π型人》
我自己的第一本书 我的众多亲友都很好奇,什么原因促使我开始写书?其实之前我从未有过想出书的念头。 小时候,父亲认为我的手指很修长,应该十分适合弹钢琴,不过我没有去读音乐专业。 母亲认为家族中没有人当医生,建议我应该去读医科,不过我也没有选择医学系。 语文老师见我还颇有文采,鼓励我多投稿,不过她没说我将来可以当作家。 就读建中时,加入校刊社,参与编撰《建中青年》。高二那年,当上班刊主编,负责班刊《青穗》的编辑工作。进入台大后,又加入校刊社,编写《台大青年》。 参与校刊及班刊的编撰,让我对文字的喜爱得到恣意发挥的空间。 去国外念书时期,开始大量运用日文与英文。返台后在校任教,除了填写办公室表单及撰写研究计划外,书写中文的机会微乎其微。平时上课的讲义、研究成果的论文,甚至是电子邮件,几乎全是以英文书写,原本喜爱的中文却进入了漫长的休眠期。 一通难以启齿的电话 爆发SARS疫情那年,在因缘际会下,唤醒了我内心沉睡多年的中文细胞。 SARS肆虐的那段时间,百业萧条,人心惶惶。许多厂商抓住民众惊慌失措的心理,假借纳米科技之名,推出许多夸大效果的产品,许多消费者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纳米科技是我的研究课题之一,自己深感有责任告诉社会大众纳米科技的真相及原理,于是开始认真思索,是否应该着手撰写一本传播正确纳米知识的书籍。

在书店里见到商周出版有一系列的科普书籍,我随手拿起一本,抄下出版社电话及主编姓名,内心想着要如何向出版社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