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等离子电视机通病 长虹等离子赌局



文/刘步尘 本刊记者  叶小果

 

刚过元旦,风靡全球的3D科幻巨制《阿凡达》让中国提前一个月进入“春运”—《阿凡达》的3D电影票比“春运”期间的火车票还难买,连电影院里卖爆米花的柜台前都排起了长队。随着《阿凡达》上映,3D正在成为等离子电视企业营销的亮点,并有望引领拥有大屏幕优势的等离子电视重返主流市场。

多年来由于在市场规模和营销策略上始终处于下风,等离子电视企业孤军奋战,如今似乎出现了转机。来自等离子电视“双雄”松下和长虹的消息表明,双方都对2010年的生产计划进行了“扩容”、“加量”,并表示出强烈的自信。作为唯一的音视频合作伙伴,松下为《阿凡达》运用的3D技术提供了从研发到后期制作的全方位支持。借电影《阿凡达》热映之际,松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营业部的张超行透露说:“松下3D蓝光的等离子年内将在华上市。”而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发展等离子、液晶和OLED显示技术的家电企业,长虹在等离子市场上卧薪尝胆多年,其内部人士表示,长虹投资等离子面板可谓“修道”,要无中生有走出一条路来,起初看风险很大,但项目进入稳定期后受益更大。

 长虹等离子电视机通病 长虹等离子赌局

战略之惑

回头来看,长虹的等离子“修道”就像是一场孤独的赌局。

早在2006年,以液晶和等离子为主的平板电视在中国乃至全球已成燎原之势。但随着中国平板整机产量的快速增长,一个困局日益凸显—面板成为制约中国平板电视产业发展的瓶颈。无论是液晶还是等离子,中国彩电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就要进口一块面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彩电行业不得不-爱华网-思考如何建立平板电视产业链问题。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思考结果。大部分企业认为,液晶代表了平板产业发展的方向,应该进入液晶面板领域。然而,液晶面板投资巨大,进入门槛很高。相比较而言,等离子竞争不像液晶那么激烈,而且门槛相对较低。长虹选择了后者。2006年,在经过一年多谈判、绕道收购、重组后,长虹将韩国欧丽安等离子公司收入囊中,完整拥有了等离子屏生产技术和核心专利。2007年年初,虽然舆论一边倒地反对,长虹毅然决然地筹资约10亿美元,宣布引进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与此同时,海信、TCL、创维则选择了液晶模组。

其实,长虹当初决定进入等离子面板领域的理由并不充分。虽然液晶领域竞争比较激烈,进入的风险大;等离子领域竞争不激烈,进入风险小。进入液晶领域的企业多,但是蛋糕巨大;进入等离子领域的企业少,但是蛋糕小。更关键之处在于,液晶是一个急速扩容的市场,而等离子则是一个萎缩的市场,两者的发展趋势不同。所以,长虹进入等离子领域之初,舆论普遍认为长虹此举的风险非常大。

作为平板电视的两“兄弟”液晶和等离子,电视业内素来有“小看液晶、大看等离子”的说法。液晶和等离子的相同之处是“薄如平板”,然而两者在显示原理上则有很大的区别,液晶主要靠电子管发光,等离子则靠惰性气体发光,这就造成了两者不同的显示效果。液晶最大的优势是,亮度和对比度较高,由于应用尺寸范围较广,市场空间较大,成本可以被大幅度摊薄,但缺点是在对运动图像进行处理时有拖尾现象,画面无法达到180度视角。等离子则很好地避免了液晶的劣势,色彩饱和度更高,更适合长时间观看,缺点是应用尺寸范围较窄,理想的应用尺寸为42英寸以上大屏幕显示,因此市场空间小于液晶,生产成本较高。就产品本身而言,等离子电视实际上是一款相当不错的产品,在关键指标上表现并不比液晶差。但好产品不一定有市场,等离子竞争不过液晶,甚至被人称为“当今彩电业最大的冤案”。

对于长虹而言,等离子是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却没有赢得有竞争力的市场。这的确是一件遗憾的事。等离子竞争不过液晶,其实是产品之外的因素导致的后果。从国际市场环境看,主流彩电企业前几年纷纷退出等离子阵营,等离子市场呈急速萎缩之势。仍然坚持等离子战略的国际彩电企业,只有松下一家。从国内市场看,绝大多数彩电企业走的是液晶路线,等离子市场环境,准确一点说是舆论环境相当恶劣。因为几乎所有的彩电企业都在宣传液晶的好处,只有长虹一家说等离子好,势单力薄。当消费者被液晶阵营同化后,他们普遍认为“等离子不如液晶好”,虽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是要想改变却非常困难。在此观念主导下,消费者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受到冷落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在等离子发展早期,其产品定位是只做大屏幕,导致价格过高,大多数消费者买不起。由此可见,等离子电视在普及的过程中,长虹的营销战略过于保守,推广的声音太弱。可是不管怎样,市场不相信眼泪,消费者不会因为等离子被误解而去同情它并接受它。所以,等离子失利,不是产品失利,而是战略失利。因为某个产品的成败,并不完全取决于产品本身,有时候产品之外的因素反而更重要,比如营销、品牌建设与传播等。

在长虹的等离子“赌局”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除了终端消费者,长虹等离子面板将由谁来消化?怎么消化?事实上,长虹投入巨资建设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绝对不是仅仅为了自己消化,而是希望卖给别的彩电厂家。但是,除长虹之外,中国彩电厂家都在走液晶主导的路线,对等离子面板没有需求。而且,正因为市场空间太小,长虹等离子电视的产量并不高。长虹等离子面板原计划在2008年10月量产,后来推迟到2009年4月22日。

要想占领一个市场,首先要获取消费者,这是市场营销的基本法则。长虹在等离子市场上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出在消费者环节。消费者普遍认为液晶是平板电视的主流,等离子是支流,甚至是过渡性产品。没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买非主流的产品。因此,对于长虹来说,其当务之急是加大市场推广的力度,消除消费者对等离子的种种误解。

营销契机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城市平板电视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液晶电视的总销量大约为2600万台,而等离子电视的总销量大约为180万台。如此悬殊的差距印证了等离子电视在中国平板市场的无奈现状。不过这份报告同时指出,二次购买平板电视意愿的消费者中,等离子电视用户中有87%仍然会选择等离子,而液晶电视用户的这一数值则为70%,说明等离子电视用户的忠诚度高于液晶电视用户。在市场上不占据优势的等离子电视,为什么比液晶电视拥有更高的忠诚度呢?解答其中的缘由,长虹就可以据此进行推广,同时利用使用过等离子电视的消费者进行口碑营销。

目前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上,尽管等离子还无法与强势的液晶“平起平坐”,但在2009年年末各地争相斥资引进液晶面板生产线以解决产能瓶颈之时,等离子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上下游贯通的产业链,从显示屏到整机的三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其中包括长虹的虹欧等离子产业群。此外,海尔、创维等电视企业如今正尝试着回归等离子阵营。随着3D影像日益普及,以及等离子护眼、节能功耗技术上的突破,3D、等离子显示两者技术优势的成功融合,等离子电视则有望在全球平板市场上重新跻身主流行列。尤其是伴随着消费者对平板电视“越看越大”的需求趋势,全球等离子产业已开始向中国大规模转移,这或许意味着等离子电视在中国市场上将率先全面复苏。

在政策层面,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推动等离子产业链的国产化步伐,比如给国内的银电极材料、荧光粉材料、氧化镁保护膜材料、滤光膜等生产企业一定的扶持资金,鼓励其发展等离子电视配套产业。

日前长虹宣布,将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淘汰第一代高能耗等离子电视,推出节能产品。如今长虹正在研发的新一代欧宝丽等离子电视,其亮点多多,比如护眼、高清、无残影、靓丽超薄、节能,兼具网络、触摸、3D等功能。今年元旦期间,长虹举办了“我的3G网络客厅”等活动,对LED、液晶、等离子三大品类产品进行促销,打响了2010年市场推广的第一枪。

业内专家预测,2010年等离子电视的市场容量有望翻番。长虹能否把握住营销契机,像独领风骚的《阿凡达》一样将等离子电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7615.html

更多阅读

长虹等离子y板通病 长虹“修正路线”欲为豪赌等离子留后路

  昔日彩电老大哥长虹在电视升级的过程中遭遇了层层考验,如今液晶、等离子、O LED三管齐下,希望在未来几年重塑辉煌。   近日,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富士康成都高世代线已经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审批通过的可能性很大。这一条线也是长

赵勇:长虹豪赌等离子

 三年前押宝等离子电视,长虹能否通过自身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优势,走出国产彩电赚量不赚钱的怪圈,还需拭目以待。   5月7日,国内彩电大佬、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来到四川绵阳长虹总部考察。据说,此前海尔总裁杨绵绵、海信总裁于淑珉等

长虹等离子:孤独的领跑者如何坚持到最后

  就在长虹从2007年至今等离子领域“修路”过程中,全球范围内,等离子也开始面临被液晶“剿灭”的困境。  日立、先锋先后停止生产等离子面板,三星、LG也放弃等离子零售渠道,改投商用市场,全球只剩松下和长虹还在坚守等离子阵营。与

长虹等离子电视 长虹的等离子围墙

文/欧阳斌,水银国际首席顾问最近,“四川长虹20亿美元豪赌等离子”的新闻响彻业界。“三年磨一剑,四川长虹豪赌PDP等离子项目终于瓜熟蒂落,在4月22日正式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电视欧宝丽系列”。看到这则消息,我心底里不禁掠

声明:《长虹等离子电视机通病 长虹等离子赌局》为网友邀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