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史神话:目标100万最终超18亿



“资本是个可爱的东西”

    2008年1月10,是尹明善70岁的生日,他却没有收到那份期待已久的生日礼物。

    1月8日,钱江摩托发布公告称,与重庆力帆等合作投资重组吉林通田汽车公司事项终止。这意味着将近大半年的辛苦推进遭受挫折。早在去年,力帆集团"掌门人"尹明善就希望通过一系列的股权关系,能够使力帆渗透到吉林通田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完成"汽车帝国"的版图构架。这次钱江摩托宣告合作终止,使扩展进程搁浅。

    虽然,尹明善并不是一个脆弱的人,他曾因政治运动而白白枉费自己二十年的大好光阴,却同样做到“乐观心态”,并且能以五十多岁的年龄去创业,做得有声有色。但不管怎么说,这则公告不是个好消息,他多少会觉得怅然。

    “资本是个可爱的东西”,尹明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2岁时,他就能够和大人一起玩拆借,把5毛钱的本金通过做针线买卖赚到全家的生活费不算,而且还能富裕到去县城上学,尹明善完全有理由对资本产生深厚的感情。

    “只有经营资本才会达到70%的利润,”在接待采访的宣传室里,尹明善起身在白板上用笔画了个大大的三角形,“唰唰”两笔又添上两条钱,他指着上面的小区域说:“企业有三个层面,经营产品,经营市场,再就是经营资本。经营产品,又累,利又少,只有10%的空间,我叫他是蓝领,而且是深蓝,费力不讨好的那种苦行当。”他对记者说,要做大做强,那就得做资本。

    这不仅仅是他的想法。“有胆识才能做成大事,而且有胆量更重要”,他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绝不会因为躇踌而错过机会。

    追溯尹明善的创业历程不难发现,自1999年开始,他就开始在讨论虚拟经济、资本运作、以及网络经济,并且开始在资本市场上频频出手:

    1999年6月,力帆成为首批获准发行债券的民营企业,发行了三年期5000万人民币的企业债券,年利率为5.8%。3年后企业债券如期兑换,力帆的资产收入已经翻了一番。

    2002年,力帆斥资4000万元认购光大银行2000万股法人股,同时还拿下了广东南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91%的股权。

    2003年伊始,重庆市金融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颗棋子--重庆市商业银行完成了"业界耗时最短"的资本金扩充,资本金扩充后达15亿元。其中,力帆持股10%。

 商业史神话:目标100万最终超18亿

    2006年,由尹明善等16个股东出资10亿元成立了重庆“就业银行”。

    外界有微词称“老尹也开始玩虚的了”。尹明善辩驳:“只有在虚实互动之中,中国的民营企业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他说的是实话。力帆的发展是实实在在的,从1992年20万元起家,经过7年时间,其出口额就高达7.36亿元;2000年,尹明善以5亿身家跻身于《福布斯》前100位,近年来,力帆发展更是迅猛,至2007年,尹明善身价超过18亿。

    他并不是在玩资本,资金越来越多,最终他还是在盘算着力帆的生产, “力帆将分三期投入21亿,到2010年力帆要达到年产50万辆以上的规模。”尽管目前力帆汽车产销额还是1万辆左右,但尹明善显得有十足的把握。

    神话故事的源代码

    “今天的成功我也没有想到”,尹明善说。做企业,他当初的目标是100万,但最终身价超过18亿,并且再度改变终止点,他说,等赚到100亿时就可以休息,写自传了。做官,“以前我连副科长都没有当过”,2003年尹明善当选为政协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的副主席,对于这个相当于省部级别的职位,他坦承“吓了一跳”。

    1979年结束二十年“有政治问题”的身份时,他已经41岁,家徒四壁。当时为他宣布平反的官员说:“尹明善,你还年轻,你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不惑之年,显然说不上年轻。对于这位官员的鼓励或安慰,尹明善理解为:比起81岁才出山的姜子牙,我当然是年轻的。姜子牙是封神榜里的神仙,如果尹明善要与其相比,那就需要突破神与人的区别。

    当然,在20多年后,对于他的成功,很多人称其为传奇,会讲故事的人则把他的创业历程说成是“商业史上的神话”。

    1982年,尹明善是一名编辑。

    1985年,他下海成立"重庆职业教育书社",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已然成为重庆最大的民营二渠道书商。尽管当年正是书商吃香的时候,但他却突然将激昂的旋律中止,宣告退出。

    "做出版业赚小钱可以,却没有可能做大做强",尹明善解释说。

    或许生活在尹明善身边的人并不觉得开心,他总是兴致勃勃地"突发奇想",跳出常规跑道并且要倾尽全力去做,这种不管不顾的劲头总会让人觉得不安稳。

    1992年,对机动车并不了解的尹明善决定造摩托,把掘来的第一桶金全部投资到自己的"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他站在不到40平方米的租用车间里,对9名手下说要造出全中国没有的发动机。

    2001年,离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创建不到10年的时间,尹明善的重庆力帆摩托车发动机的产销是184万台,销售收入达到38.5亿,纳税为1.136亿元。这时他的产品已经远销40多个国家。

    终于,亲友们为他悬着的一颗心可以放下来了。但尹明善再次提出新设想"要将两轮变四轮,力帆要闯入汽车制造业"。--他会有止境吗?没有。他总是在想着"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的需求在向前发展,我也得向前发展",而且他还要超前,等着市场向他走过来。"先人一步"的念头就注定他不能停止跑步的姿势。

    "为了造汽车,我就是挂在人家旗下给人当儿子都行。"尹明善说。2004年他开始张罗生产汽车的牌照。分别给长安汽车、一汽、二汽发出公函,提出以白送力帆汽车公司20%股份的代价来共享他们的轿车牌照,在对二汽多次考察的过程中,尹明善甚至想"实在不行就把送股的比例提高到30%、40%,甚至一半",但合作未果。

    2005年9月,对尹明善的"汽车梦"来说是个转机。其时,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五中全会对于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使得国家发改委在该年底将力帆汽车正式列入轿车生产目录的批文。

    不过,获得牌照仅仅是一纸"准生证"。

    2006年,力帆汽车的开局并不顺利。 力帆520的产销量一直徘徊在每月一二百辆以下的水平。"力帆没有失败,失败就是完蛋",尹明善不认可古语"失败是成功之母",对2006的局面分析之后,他决定加强力帆汽车的"性价比",质量一定要好,价格尽量要低,力帆520避开京津沪这些一线城市,走市级县的市场路线。

    2007年,力帆汽车开始在市场慢热,日产销达到150辆。

    《小康》记者在火光四迸的汽车生产车间采访时,见到几位金发碧眼的老外。"他们是我们的客户,过来考察的",车间主任介绍说。此时,力帆在海外已经设立了24个商务处,在俄罗斯、越南、埃及分别建立了轿车组装厂,力帆已经渗入到126个国家。

    "预计到2011年,也就是力帆创立20年的时候,将实现销售250亿,出口10亿美元,在国外建立8家工厂。"尹明善放言。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会将地球撬起",阿基米德说。一心只想做事业的尹明善显然具备同样的雄心。这或许就是尹明善创业神话的源代码。

    一位现实主义者的制胜路线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二十年的政治风波中,您想的最多的是什么?"面对这位着西装,风度近于海派的民营企业家,《小康》记者问。

    "当时,我在想,毛主席会不会原谅我啊"尹明善自己也笑起来,当年的政治风波缘于正上高中三年级时一些"右派言论"。他单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他又是一个浪漫主义者。"我最大的快乐就是看文章,写文章,最得意的时候是改好一篇自己认为很好的文章。"尹明善有很多爱好,少时曾梦想过当数学家,或者文学家,甚至音乐家。

    但真正能够使他在未来的事业中取胜的完全因为他是个现实主义者。

    为什么从国家编制的工作人员下海成立自己的书社,他看到的现实是,只要有足够的能力,自己的公司会更直接有效。他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

    为什么从书社改行到摩托车业?他看到的现实是,出版业只能小富不可能大贵,摩托业是当年发展中国家 "偌大天地"的市场,有许多空间回旋。

    为什么从摩托业向汽车制造业转行?通过数据分析,他得出的现实结论是: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400至1200美元时,这是摩托车的黄金时代,1200美元之后,摩托车的销量就开始下降,将被家用轿车取代,中国大概现在是1000美元,那就是摩托车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汽车时代快到了。

    看似一次次的豪赌,其实,对他来说,完全是根据现实的转变而定的发展目标。如果是激进的,也是因为这位现实主义者把握了市场发展的脉络。

    尹明善对《小康》记者说,他对邓小平怀有特殊的感情,不仅仅因为是四川老乡,因为他同样是一个依据现实来制定目标的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结束了政治斗争为纲的年代,提出"经济建设为中心"。

    "力帆汽车目前的定位是以农村包围城市,采取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方针",先放低姿态适应市场,求得生存,在积蓄好足够的力量时,冲刺。尹明善对媒体说,去农村是为了能够打回一线城市,并且他还将美国作为市场目标。

    "力帆520"后续

    "2007年,力帆国内销量在3万辆左右,并未实现原有目标。"销售公司胡祺说。

    "到目前为止,力帆汽车主要产品还是520,一款车型要占领市场是有难度的。"汽车行业的观察者表示。

    "这个时候,我最害怕的是资金链断裂",尹明善是个坦承的人。后续车型的迟迟不能亮相,尹明善有自己的苦衷。市场推广需要资金,海外拓展需要资金,而汽车制造业的核心部分"技术开发"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后盾,尽管总资产超过18亿,但对于汽车企业的发展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美国政府出资搞了两毫米工程,也就是汽车合缝小于两毫米的技术,供美国汽车企业无偿使用",尹明善把国家比作老子,把企业自比为儿子,称老子帮儿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或许这时,他确实非常渴望能有一只巨手助推他一把。

    在巨手未出现之前,尹明善还得自己想办法把520系列往前推进。

    2007年底,力帆上市了620,并称要在今年底推出720,还将陆续逐步向上推出B级车,向下推出A00级微车以及SUV和C级车等。

    尽管已经过完了70大寿,尹明善并不象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他的身姿挺拔,头发很黑,精神很好,如果一定要找出他劳累的痕迹,那就是他特别的瘦。"我平均每天大约睡5~6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在工作"尹明善说。

    他也开始谈起"接班人"的问题。"儿子时而说接班,时而又说不"尹明善最后断定儿子是不愿意接手力帆总舵职位了,而女儿在国外,打电话说的多是家常,也没有对百年力帆的掌门表示出兴趣。而尹明善觉得"中国还未形成职业经理人的市场",所以他并不放心将核心权利交付外人来应对。

    如果说,目前尹明善更多的时间还是在考虑如何筹集资金,推出新车型,层层渗入汽车市场的话,或许在一个不寐之夜,他会为掌门人接班的问题辗转反侧,这要比资金、技术伤脑筋得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7785.html

更多阅读

把100万变成1.45亿的投资数学 商品消费变成证券投资

1.关于收益率假如你有100万,收益100%后资产达到200万,如果接下来亏损50%,则资产回到100万,显然亏损50%比赚取100%要容易得多;2.关于涨跌停假如你有100万,第一天涨停板后资产达到110万,然后第二天跌停,则资产剩余99万;反之第一天跌停,第二天

步步高超市董事长王填:从五万奋斗到十亿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零售业处于剧变时期,也就是那个时候,在湖南省湘潭市,一个富有理想和抱负的年轻人,因不满于自己的处境,毅然走上了自我创业的道路。这个年轻人就是王填。   湖南步步高连锁超市公司2002年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一

金科黄红云:五毛起家赚得18亿

黄红云说他的原始积累是靠每天5角攒起来的,他最崇拜李嘉诚,下叉不毛之地是他最大的赌博 他掌管的企业,7年挣了18亿。 他是“2004中国房地产十大新锐人物”,曾以4.3亿元的资产跻身《新财富》500富人榜。 但他神龙见首不见尾,低调而又

格力成造富大户:董事长总裁身家均超2亿

据了解,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和总裁董明珠经过连续三次股权激励,身家均已超过2亿元。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后的结论是,有着国资背景的格力电器,其造富高管层的一系列举动,并没有通过公司所在地的珠海市国资委审批。不仅如此,据了解,格力电器

声明:《商业史神话:目标100万最终超18亿》为网友把心掏给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