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杜彦青、张一诺来到了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西乌旗,在一个名叫巴拉根的嘎查(村)开始了创业之旅。2007年4月6日,杜彦青在电话里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的现代化养殖场已经开工,今年就可以见到效益。
胸怀理想 果敢选择
2006年5月3日,在巴拉根嘎查的三间土坯房里举办了一场特殊婚礼。新郎杜彦青,戴着眼镜斯文潇洒;新娘张一诺,亭亭玉立。乡亲们都来祝贺他们,毕竟他们是村里唯一的本科大学生。母校的导师来了,旗里的领导来了。
热闹的婚礼遮不掉他们创业的艰辛。三间土坯房走风漏气,不通电,不通水。除了衣服和被子,他们没有置办任何新的家具。但他们特别乐观,“既然在基层创业,就要耐得住艰苦,寂寞,乃至挫折的考验。”
杜彦青、张一诺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专业2001级的同班同学。2005年7月毕业时,这对相爱的人积极响应到基层自主创业的号召,来到了远离母校800公里的牧区创业。从大城市来到没有电的牧区嘎查,条件的反差他们心里早有准备,因为他们有一个强烈的愿望:用知识建设新牧区。
2005年,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内蒙古团委出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争做农村牧区致富带头人”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早在毕业前的5个月,杜彦青和张一诺就开始设计他们的创业计划。他们参加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赴西乌旗的寒假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访了30户牧民,与100多位牧民交谈,收集了大量资料。两个人经过请教畜牧、草业、生态、经济的学者专家,完成了“改良退化草场,建设高产饲草料基地,进行良种现代化养殖”的创业报告书。当年他们参加团中央举办的全国首期农村创业大学生培训班,两人的创业计划获得了一等奖。
两个人的公司
从北京回来后,杜彦青、张一诺义无反顾前去创业。2005年10月,他们入驻西乌旗浩勒图高勒镇巴拉根的嘎查,住进了三间土坯房,租赁了嘎查400亩饲料地。11月注册成立西乌旗一诺科技服务公司。杜彦青是总经理,张一诺是监事。
由于畜牧业生产受气候周期的限制,他们的生产从2006年5月开始。他们自筹资金5万元,种植了400亩青贮饲料。杜彦青说,当地牧民种青贮不上化肥,不搞田间管理,种进去就不管了。而杜彦青夫妇精心管理,青贮长得格外喜人。秋天,杜彦青丰收的青贮以低于市场价25%的价格买给了当地牧民。他们还花5000元租赁了一台青贮收割机,这机器当地牧民从来没用过,他们无偿用租来的机器为牧民收割了青贮。
此后,杜彦青和张一诺先后到北京、呼和浩特、承德、唐山等地一些畜牧业企业参观学习,商讨合作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把一个20万元的肉牛养殖示范项目交给他们实施;自治区卫生厅把一个9万元的人畜安全饮水扶贫项目交给他们实施;镇里把一个过去的废弃粮库66间房交给他们办肉牛养殖场。
2007年4月1日,杜彦青和张一诺从三间土坯房搬迁到粮库,利用粮库的房子改造肉牛养殖场的工程开工。杜彦青介绍,现在他们的条件好多了,粮库可以改造出100多平方米的住房、100多平方米的公司办公室,其余的改造成标准现代化肉牛养殖场的厂房和饲料加工车间。
决心回报社会
杜彦青和张一诺正在甩开膀子大干,但他们心里一直很愧疚。杜彦青说,我们选择的创业项目是畜牧业生产,投资大、周期长,需要时间。所有的部门都支持我们,现在我们这里建设速度比较缓慢,有点对不住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自从杜彦青和张一诺来到牧区后,内蒙古团委、内蒙古农业大学、西乌旗的有关部门都来看望他们,在项目实施上给予了资金和物质的支持,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教授团多次来进行技术指导。杜彦青说,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好多优惠政策,机遇非常难得。我和爱人都是农民子女,没有资金,所以自然创业比较困难。大学生在基层自主创业,相关部门必须扶上马、送一程。
看到动工的一大片场房,杜彦青和张一诺说:“请大家放心,我们有知识、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定会把项目实施好,服务牧区,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