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若干管理者出身于自然科学的领域,一心求真实,却忽略了妥当性,常常觉得“每说一句实在话,就会惹起很大的风波”,因而责怪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其实是自己不了解真理与公理的差异,才会产生这样的错觉。 公理才是管理者应该重视的,所谓行有行规,应该是属于公理的范围。 管理者所秉持的基本法则,未必是真理,却实实在在是时下比较合乎实际的公理。 基本法则离开数象的判断,就会脱离现实。因为每一现场的数据和现象都不相同,必须依现实情况而进行判断。 理不易明,真理很不容易寻找。公道自在人心,暂时依循大家所能接受的公理。而中华文化最能发扬易道的,则是伦理。? 管理者的第11课 ? 管理为什么要和伦理合在一起?主要是人会老、体力会衰退,而且有智慧的人,不一定体力就特别健壮。斗智不斗力,成为管理的要则。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讲求伦理,以免不懂的人,反而气死懂得的人,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恶果。何况《易经》的道理,即在唤醒人性,处处要兼顾“情”、“理”。因为过分重“理”,势将灭“情”。人而无情,将何以为人?所以一方面讲求真理,一方面则需要重视伦理。 建立企业伦理、追求行业公理、尽力迈向真理,乃是象数理连锁作用的具体表现。变中有常,在求新求变中,不忘伦理、公理和真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重视的精神。 四、最好加强道德修养以获得天佑 《系辞?上传》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孔子解释说,“佑”是帮助的意思。我们做人做事,如果顺乎自然的道理,便能够获得上天的帮助,称为“天佑”。管理者坚持诚信待人,便能得到部属以及他人的协助,有如上天垂佑,无往而不利。 大易所说的天,原本就没有神的意思。天所指的,不过是自然的天,或者义理的天。兹说明如下: 1?自然的天

我们说天,包含地在内。看见苍天,应该想起大地。立一块后土的牌子,同时也代表皇天。所以自然的天,便是我们眼睛张开就能够看见的天地,即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相信,有天地才有万物。天生万物,其实是天地生万物。万物有天有地,才能够顺利生长。做为一个人,必须不忘根本,因此常怀谢天谢地的心情,不仅敬天顺天,还要小心事天。中国人对上天特别尊敬,也格外亲昵,常常把“老天爷”挂在嘴边。现代年轻人,说完“God”,常会接着说“老天”。有时候刚说“老天”,接下去便称呼“My God”。可见在我们心中,要走自然的途径,呼喊“老天”;想循宗教的神路,那就是“My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