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要做到这种地步,必须明白易理。依据易理来判断,才合乎中国人的观点。大家都有共识,社会上不但有共同的语言,而且有共通的语言——这样,够水准的裁判增多,社会才有公理可言。 企业组织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充分运用组织的力量,把不认同组织理念的人,排除在外”。我们只需要“志同道合的少数人”,并不需要“志不同、道不合的多数人”。社会可以多元化,这样才显得多彩多姿;企业组织最好一元化,如此才能够集合同志,显现独特的作风。 各种组织各有特色,由此组合而成的社会,自然多元而便于辨识。各种组织要各具特色,成员必须有共识,能够步调一致。 请放心,现代化的“一元”,不可能像往日一元社会那样单纯;现代社会多元的气氛,必然会严重地影响到企业组织的一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力求多元,就会弄得组织内部乱七八糟、各怀鬼胎;力求一元,才能够“在多元社会中建立自己的特性”,至少做到易理所秉持的“一之多元化”。
![第23节:大易与管理(1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75842795613.jpeg)
企业管理依易理而行,比较容易产生“一元化的共识”,对于期盼中国人团结一致的管理者,这是最有利的途径。政府依易理而行,在多元化社会中,比较容易形成“有共识的多数”,对其他的少数产生感应,维持“一之多元化”的局面。 最近听到有些来自美国的企业管理者,彼此交换意见:“为什么老是把我们(美国)的管理方法介绍给他们?是不是也应该听听他们管理的道理?他们这样会赚钱,必定有一套管理方法,是不是我们也要学学他们呢?” 知己知彼,乃是现代管理者最好的修养。实施大易管理,同时又明确地知道自己在实施大易管理,才是“既敢做,也敢说”的明智管理者。依易理而行,就用不着鬼鬼祟祟,只敢做、不敢说;也用不着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另行一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管理者,请从实施大易管理,而又头脑清楚地敢做、敢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