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大易与管理(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75835437692.jpeg)
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孔子说,易学精深广大,是增进道德与开展事业的大学问。《系辞?下传》说: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意思是天下的事物,尽管随时都在变动,但是以自然合理为正常,则是一致的,称为常道。做人做事的常道,便是我们所说的道德。所以孔子说:道德浅薄而位居高阶,才智短绌而谋划大事,力量微小而担当重任,都是一种灾祸。 德本才末,是大易管理的根本用人原则。因为《系辞?下传》说得十分明白:善行不累积,不足以成名;罪恶不累积,不足以自取灭亡。如果以小善没有什么好处而不为,小恶无伤大体而不求改变,终有一天,恶积如山而不可掩盖,罪大滔天而无法解救,那就凶险至极了。 二、大易管理的时代已经来临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式管理最为强劲有力,形成了“美国人的挑战”(The American Challenge)。 20世纪70年代,日本式管理扶摇直上,被形容为“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 预计到了21世纪20年代,中国式管理突显威力,即将为21世纪带来不可思议的特色。 以上“1950”、“1970”以及“2020”三个数字,如果不能附带地说出道理来,就成为不可迷信的“明牌”。若是说出所以如此的道理,那就是科学的“数据”。 可见“明牌”和“数据”,相去并不远,只是道理明不明白、原因清不清楚的问题,二者间略有差异而已。只有数字,说不出道理来,称为“明牌”;有数字,而且能够说出它所代表的意义,那就是“数据”。 20世纪50年代,世界局势稳定,企业环境的变化不大。美国式管理重视“固定、明显的目标”,以及“精准、明确的计量”,在“目标管理”的引导下,拿“管理科学”做工具,命中目标的比率很高,因此绩效十分良好。 20世纪70年代,世界形势剧变,企业环境的变化愈来愈大。目标难以确定,计量不容易精准,所以1975年以后,美国经济走下坡路,美国式管理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