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洞察易经的奥秘:易经的管理智慧》
一、为什么要研究大易管理
![前言中不允许有内容 第3节:易经的管理智慧 前言(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80019606258.jpeg)
中国人可以说是大易民族。因为如果你仔细观察、用心比对,就不难发现我们的所思所为,大多本自《易经》,依循易理。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逐渐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反传统的浪潮、西式的教科书、“现代化”的号召、“国际化”的借口,处心积虑地想把中国人推向西方世界。似乎中国人的现代化便是西方化,而国际化即是全盘接受西方的文化。 从表面上看,中国人改变了。有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有人抱怨:“好的不学,坏的全学会了。”也有人指责:“现在数典忘祖的人,越来越多,简直忘记了自己还是个中国人。” 实质上,中国人一直没有变。我们有一些基本观念,始终留存在脑海深处,挥洒不掉。许多人远离故国、居留异邦很多年,自认为已经不像中国人;一旦面临切身利害关系时,便会赤裸裸地呈现中国人的原本面目,丝毫没有两样。落叶归根,中国人最后总是回归自己的源头。不忘本,能够饮水思源,仍然是中国人的最大特质。 前言当然,以不变应万变的本质是变。中国人的民族性,论“稳定性”居世界第一,论“变动性”也是举世无双。这种话听起来相当矛盾,其实不然。 各民族都有其民族性,也都必然地随着时空而有所改变。世界上找不出哪一种民族,其民族性是亘古不变的。不过,变的速度,有快也有慢;变的幅度,有大也有小。相对而言,中国人的“稳定性”最强:一方面最不容易改变;一方面改变的幅度最小,而且改变的速度也最为缓慢。放眼看去,华侨遍布海外各地,不论其处境如何,都表现得很不容易完全被同化。世界各地区的“唐人街”或“中国城”,都颇有特色,好像很难加以改变。 但是,中国人的民族性,本来就是变动性很高、适应力很强的。以民族性而论,我们的“变动性”,可以说居世界之冠。中国人不但喜欢变来变去,而且擅长随机应变。我们自己应该心知肚明,不会因为外国人看不懂我们,便自以为不是这样。请看旅居世界各地的华裔人士,随遇而安,很容易适应当地的环境,这就证明中国人的“变动性”很高、适应力很强。中国人口口声声讨厌中国人,偏偏喜欢和“彼此讨厌”的中国人打交道:不是聚居成为中国城,就是在紧要关头,显现中国人的性格。可见中国人的本色,其“稳定性”也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