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贺岁档成了犯罪片的贺岁档,《扫毒》和《无人区》打头阵,《警察故事2013》收尾,这场强风的中心没有风眼,反而有个峰值,说的是《风暴》。 作为香港电影中的一块金字招牌,警匪片一直以来都是香港电影中久唱不衰的一种类型题材。但是随着港片的逐渐没落,再加上合拍片趋势的盛行,警匪题材的影片陷入了一种“水土不服”的困境,很难再出新意,更别说想要复制港片黄金时代的巅峰与辉煌。而今年贺岁档的《风暴》,势必会让警匪片再次掀起一股高潮。 《风暴》主要通过火爆刺激的视觉奇观来震撼观众的感官。海报上“将香港变成战场”的宣传语很明确地表达出了《风暴》在市场与类型定位上的方向,近乎奢华的动作场面是《风暴》这部影片的最大卖点。 我们都知道,香港电影从来都以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螺蛳壳里做道场为特征,以能用好莱坞1/10的预算拍出震惊世界的画面为荣,这一次真的不是这样。剧组在中环的实景中进行了长时间的封街拍摄,以保证枪林弹雨和兵荒马乱的真实感。又在一片空旷之地上再造了一个“中环”,用来拍摄天崩地陷、房倒屋塌的场面。这是香港警匪片中最舍得毁东西的一个,也是在特效制作上最“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一次。如果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确立了古装武侠3D的新标准,《风暴》就是开创了警匪枪战3D的新局面。 整部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一种紧张刺激的情绪节奏中,不时的追逐爆破场面飙升着观众的荷尔蒙。片中刘德华饰演的警察吕明哲整部影片以黑脸示人,始终保持着一份严肃,在他身上有着亦正亦邪的气质。刚开始的时候,吕明哲遵守着秉公执法,一切都要讲究证据的警察职责秉公执法,“今天我如果放过一个罪犯,明天就可能有一个无辜的人躺在街上”的台词便流露出其作为警察的职责。然而,吕明哲却一次次的被胡军饰演的犯罪头目曹楠耍得团团转,一次次的苦于没有证据而不得不将其放虎归山。而曹楠却大摇大摆地进入警局,来去自由,其嚣张气焰可见一斑。直到吕明哲的干女儿惨死在匪徒手中,才彻底击溃了其之前所一直坚持的办案原则,转而以一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来维护正义,让犯罪分子得到应得的报应。 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动作戏放到一边,就看戏剧张力本身,导演袁锦麟在整体与细节的处理上也是小毛病不断。刘德华承载着整部电影最大的层次变动,但是直到电影进展过半,我们才看到他有这个倾向,而前半部分既没有铺垫也没有埋下动机,有人说刘德华一半好一半坏,其实是3/4好,1/4坏,直到最后才发力这其实不是个周整的情节策略。 另外,电影在很多戏剧关键点上的交代也不够成熟,比方说一个没水准的小混混拿录像勒索刘德华,这场戏在当时来得突兀不自然,编剧似乎在掩耳盗铃,一心想逼死刘德华的角色却因一时无法让这个情节具备足够的说服性,所以靠演员浮夸的表演来分散观众的思考与注意力。 通篇可见的是,袁锦麟在情节编排属于灵感后置状态,而他在影像上的思考又不完整,全片空镜头的想法并不新鲜,快速剪辑的效果与角色心境不一,声东击西的混乱不少见。
![喝酒是一种感情的宣泄 宣泄过度的《风暴》](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35378389654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