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结果小球停得偏了一点,开出了“18”。 一辈子做梦都想不到的巨额的财富,就这样被他转瞬间输得精光。新郎已经身无分文了,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了酒店。 他一进房间,新娘就问:“你到哪里去了?”

“去赌轮盘。” “手气怎么样?” “还好,只输了5元钱。” 试问,这位新郎是输了5美元,还是2.62亿美元? 蕉鹿自欺 中国古代的典籍《列子》中,就有一则类似的故事。 有个郑国人在野外砍柴,忽见一只受伤的鹿跑过来。这人乘机赶上去,一扁担将它打死了。他怕猎人追来发现,就把死鹿藏在一个洼坑里,在上面覆了一些蕉麻,藏好以后,就若无其事地继续砍柴。天快黑了,并没有什么人来,他很高兴,就准备把死鹿连同砍得的柴,一块挑回去。可是,这时他忘了藏死鹿的地方,只记得那上面覆盖着蕉麻,找来找去,到底没有找到。最后他想:“恐怕我根本并没有打到过什么鹿,也根本没有把它藏在什么蕉麻下面,一定是我做了这么一个梦罢了!” 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糊里糊涂,自己欺骗自己的事情一点也不新鲜。元代诗人洪希文慨叹:“得非爱惑聪,戏我如蕉鹿。” “心理账户”常常导致一种最错误的理财行为——有时会把某些钱看得不值钱,视为“外财”。 新郎自以为是输了5美元,不过是“蕉鹿自欺”罢了。 新郎把赌博的本钱放在一个心理账户,把从赌场赢来的钱放在另一个心理账户,其实这些钱都是他的。那位新郎输掉的不是5美元,而是2.62亿美元! 新郎“行运一条龙”的故事,只是诸多赌场传说中的一个,但不少美国人相信是真实的。现代赌场的风险控制已经非常完善,这种事件已经不会再发生了。个中原因,我们在第6章分析。 “庄家的钱”效应 抛开财富来路的道德因素不谈,老实挣的钱也好,天降横财也罢,都是你的钱,在你买东西的时候,效用是完全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