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3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81556872535.jpeg)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这种依情况不同,用迥然不同的方式看待两个基本上相同的损失,正是划分“心理账户”典型的例子。 以下这些迹象可能显示你有划分“心理账户”的问题: ☆银行有存款,但信用卡却有循环债务。 ☆觉得自己并没有乱花钱,却老是存不了钱。 ☆不会乱用积蓄,可是一有意外之财就花个痛快。 ☆用信用卡花钱购物,似乎比用现金更大方。 延伸阅读 行为经济学的精髓是什么 理查德?泰勒是传统经济学博士出身,但他毕业后转身研究行为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泰勒是行为经济学的正式开创者。泰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属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开疆拓荒者,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经济学家,并且在储蓄和投资行为研究具有很深的造诣。 泰勒教授现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同时在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主管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行为经济学已经在学术界和商业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连国家经济政策都要受其指导。例如,泰勒曾就美国人的储蓄习惯向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提供分析。美国的储蓄率只有4%左右,而日本的储蓄率却超过15%,泰勒解释这与美国人的“划分心理账户”有关。 泰勒认为,人类对风险的感知,和实际存在的风险不对称,这是行为经济学的精髓所在。 比如说,相比较开车去一个地方,人们可能更害怕乘飞机,但实际上,飞机的安全系数更高。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泰勒认为,大部分危机产生的原因,都同下述情形类似:当人们看到房产价格上涨非常快,那么就误以为这种上涨会一直持续。事实上,当价格上涨非常快的时候,就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因为它的下降也会非常快。 一个人如果不能平静地面对损失,就很可能参与他本来不会接受的赌博。 ——卡尼曼&特韦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