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26)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中国有句谚语:“人无外财不富。”外财,是意外之财。从字面上已经反映出,人们在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账户”,把钱分为理所应得的“内财”和天外飞来的“外财”。

  “飞机撒钱”可行吗

  花费率(spending rate),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花费率是指拿到手里的钱所花掉的比例。例如,拿到2 000元分红,花掉了700元,花费率就是35%。

  很多人会觉得,花费率不会超过100%,也就是每获得一元钱,最多就只能花掉一元钱,其实不然。

  中秋节,阿福所在的城市要给市民“发红包”——每位市民补贴1 000元。虽然阿福平时不缺这1 000元,但还是挺高兴的。等假期结束时,阿福发现自己花的钱足足有3 000元!

  原来,阿福拿到“红包”后,出手比平时阔绰了很多。他因为这笔意外之财,到餐厅或商场花钱都很大方,因为他心理上有恃无恐,老觉得有这1 000元做后盾。他不仅把这笔补贴当做可以任意支配的意外之财,而且这种“乐观的不谨慎”,使他不知不觉地挪用其他账户,把原来另有用途的钱也花掉了2 000元。

 第29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26)
  一笔小额的意外之财,反而可能让人破费更多,这是耐人寻味的现象。

  为救美国经济于水深火热,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有句名言:“如有必要,可用直升机撒钱。”

  对这句话,各人理解不同,用心理账户的原理来看,“飞机撒钱”也许真的能刺激消费,提振经济。

  大钱小花,小钱大花

  大约40年前,以色列银行的经济学家迈克尔?兰兹博格(Michael Landsberger)研究了二战后以色列人在收到德国政府的战争赔款后的消费问题。

  研究对象是一群以色列人,他们都收到了一笔来自西德的赔款。这笔抚恤金是用来赔偿纳粹暴行的,但对被赔偿者而言还是相当意外的。

  每个家庭或者个人得到的赔款额相差悬殊,有的人获得的赔款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2/3,而最低的赔款大约相当于年收入的7%。因此,蓝兹博格得以衡量这种意外收入,是如何影响每个人的花费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106.html

更多阅读

第51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8)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沃伦?巴菲特  口说笔写的哀痛文字,最令人伤心断肠的,莫过于“早知如此”!  ——约翰?惠特曼  每一天,张三都走同一条路回家。  某

第50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7)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这种学术风气,促使雅各布开始留意概率问题。雅各布和牛顿生活在同一时代,他有着贝努利家族传统的自负心态,他认为自己和牛顿不相上下。1703年,雅各布?贝努利率先提出了如何从样本中发现

第49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6)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许多将军都劝狄青不要这样做,狄青坚持。当他把100枚铜钱扔到地上时,众将士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奇迹发生了,100枚铜钱全正面朝上。于是,士气大振。  狄青令人将100枚铜钱钉在地上,派重兵

第48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5)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尼古拉斯:假设硬币是绝对公平的。连续抛出99次,每次都得到正面。我下一次得到反面的概率有多大?  约翰博士:“超简单!当然是50%,因为你假设硬币是绝对公平的。”  尼古拉斯:“汤尼,你认

第47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4)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如果一个人的账户买了一只涨的股票,他对股神阿猫就会更加信赖,甚至还会追加投资。  假如碰到一个大牛市,大部分时间里,大部分股票上涨概率大大超过下跌。因此,股神大哥的这种模式是非

声明:《第29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26)》为网友匿名朋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