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曾有一位著名的财经编辑问过卡尼曼,为什么将他们的理论称为“前景理论”,卡尼曼说:“我们只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大家记住它。” 也有学者将“前景理论”翻译为“预期理论”,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第6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81894366020.jpeg)
前景理论由下面4个原理组成,本章先介绍3个。 1.确定效应: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 2.反射效应:在确定的坏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 3.损失规避: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为敏感。 4. 参照依赖: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由参照点决定。 前景理论是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风险决策理论的修正。关于风险决策理论,本书第13章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你是个“见好就收”的人吗 所谓确定效应,就是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用一个词形容就是“见好就收”,用一句话打比方就是“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所谓落袋为安。 让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 A.你一定能赚30 000元。 B.你有80%可能赚40 000元,2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择A。 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人”这时会跳出来批判:选择A是错的,因为40 000×80%=32 000,期望值要大于30 000。 这个实验结果是对“原理1”的印证:大多数人处于收益状态时,往往小心翼翼、厌恶风险、喜欢见好就收,害怕失去已有的利润。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称为“确定效应”(certainty effect),即处于收益状态时,大部分人都是风险厌恶者。 “确定效应”表现在投资上就是投资者有强烈的获利了结倾向,喜欢将正在赚钱的股票卖出。 投资时,多数人的表现是“赔则拖,赢必走”。在股市中,普遍有一种“卖出效应”,也就是投资者卖出获利的股票的意向,要远远大于卖出亏损股票的意向。这与“对则持,错即改”的投资核心理念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