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九鼎葡萄酒 二00九中国葡萄酒批判



 

 

 

 

中国葡萄酒整个行业都在玩危险的游戏,这是华尔街金融危机带给2009年中国葡萄酒的一个思考。形同虚设的国家标准,多头管理多头不管的产业体制,已经是痼疾了。由此衍生出来的许多并发症,正在严重侵蚀着中国葡萄酒这个朝阳产业。

标准是个“球”

因为标准,张裕曾经被口诛笔伐。什么特选、优选、珍藏、大师,专家们都搞不明白的事情,硬是要幼稚园水平的消费者做选择,摆明了是忽悠。很多企业包括一些大企业对此义愤填膺,于是一群声音高叫着要为消费者讨个说法。

谁知消费者一觉醒来,发现货架上摆满了换汤不换药的等级标准,与张裕的手法如出一辙。如果仅仅是那些投机取巧的小酒商东施效颦也就罢了,谁知道那些大名鼎鼎的名牌产品也是富有创造性地打出了“忽悠牌”。于是,中国葡萄酒“忽悠”形势一片大好,消费者眼看就要瘸了。

我们真的很担心,倘若消费者有一天清醒过来架起“反忽悠热线”,中国葡萄酒还有机会吗?

葡萄酒的等级问题已经遗留了很多年,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在干什么?把球踢给企业,企业踢给消费者,消费者成了最后的买单者,实在冤枉!

风格“球”不是

在第三届中国葡萄酒经济年会上,著名学者于丹洋洋洒洒3个小时,就着中国历史文化葡萄酒的文化大餐,试图用中国人的情怀诠释葡萄酒,试图让葡萄酒具有中华民族的血统。可是她正在失望,因为这个会议已经感觉到了中国葡萄酒正在迷失自我而召开。

半汁酒和半汁酒标准下的中国葡萄酒企业的所作所为:半汁酒演变成三精一水;

干型酒和新国标下的新概念:年份,产地,酒庄,树龄。老百姓包括老外专家,都懵了;

在法国波尔多盛名之下的张冠李戴:动不动就是东方的波尔多,某某外国专家的评价,某某进口酒相比,意图用“洋标准”为自己正名,结果搞得自己成了四不像。

另外还有很多,比如“洋酒庄”,“洋酒装”,“洋酒厂”,反正不把自己包装成“洋”就不是葡萄酒,就不罢休。

以上种种现象,不是个别企业所为,而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的集体行为,恐怖!

中国葡萄酒首席权威李华即将出版的专著《中国葡萄酒》,也试图通过对产区的科学梳理科学分析和科学评定,找到中国葡萄酒的风格。他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河南庐阳出土的陶罐里面装的是葡萄酒,把人类主动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提到了九千年前,远早于西方国家人类主动酿造葡萄酒的六千年历史,证明中国人是最早主动酿造葡萄酒。中国葡萄酒本身就具备着“中国属性”。

摆在国产酒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成为法国标准体系下充其量是最好的赝品,二是找到中国风格,以中国属性征服世界。

产区“大跃进”

2009年以来,国际葡萄酒对中国市场的大举进入以及中国消费力的巨大诱惑,国产葡萄酒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以产区政府为主导的产区规划活动尤其突出。甘肃、宁夏这两个西部优质产区不甘落后于东部,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产区运动。5年建设60万亩,3年建设40万亩,庞大的葡萄酒产地发展数字,竟然毫不犹豫地写进了政府的规划中。

先不说规划的科学性,但就产区本身产业链的缺失,就无法支撑这样的规模。资金、人才、管理、种植技术和营销水平等都处于劣势的西部产区,如何消化这样的速度,如何完成这样的规划?专家们摇头说:中国产区要进入一个拍脑袋的大跃进时代了。

在我们积极塑造中国葡萄酒新形象的时候,也是时候进行一下自政府至企业的深刻反思。希望,中国的葡萄酒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拍脑袋,多一些科学;少一些崇洋媚外,多一些本国传统。

以葡萄酒的名义

金融危机的重锤敲响了金融资本的头脑,葡萄酒的财富机会被资本家万分关注。建房的,卖房的,挖矿的,炼油炼钢的,一窝蜂挤进了葡萄酒的阵营。

兴奋之余,我们发现,打着葡萄酒的旗号,可以干很多事情。比如圈地,比如融资,比如向国家要钱,比如……把国家资产巧取豪夺。通葡就是一个美丽的二奶,卖来卖去好几次了;银广夏被一拨又一拨强人吃干抹净后成为三无公司,好端端一个葡萄酒企业竟成了一个悲壮的“先烈”,仅值500大钱;新天倒下了,好在还有中信国安相扶,能走多远远未可知;楼兰也倒下了,一代名媛成为潜规则的牺牲品,尽管他还活着,但已经改朝换代改头换面,私了。

不可思议的是,它们都是上市公司,被资本玩弄于股掌之下的圈钱工具。当他们轰然倒下的时候,我们终于醒悟:热爱葡萄酒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背后隐藏的是投资者不可告人的秘密。资本逐利,无可厚非,但是因此要伤害一个行业的健康前行,以一个朝阳产业的未来做赌注,代价未免太大了。

国家需要设置葡萄酒进入的门槛,将一些别有用心者拒之门外。

酒庄劲刮浮夸风

从张裕卡斯特、北京爱斐堡、中粮君顶、桑干等酒庄的拔地而起,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葡萄酒产业饥渴的现状。渴望高端渴望升级渴望与世界接轨,渴望更高层次的竞争。在大佬们的带领下,全国各地酒庄如春草般兴建起来。这是一件好事,为什么要拿出来批判呢?

一批无中生有。本来什么都没有,葡萄园是别人的,酒是收来的或者贴牌的,竟凭空冒出个酒庄;本来只有几亩地,凭空设计出个效果图就当真的宣传;本来只是一个品牌名称,背后却凭空竖起一个酒堡……消费者不知道,理解,当事者能凭空画出一个酒庄,纵使有千万条理由,亦难服众;

二批生拉硬扯。编造历史,嫁接文化,有渊源尚可,关键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硬是往自己头上安。大家很熟悉的“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法国传教士……”,现在很熟悉的某某年代,某某第一,某某人物,一个刚刚建好的房子竟然承载了千年历史,悠久的传说。堂而皇之的笑谈,以假乱真的虚构,以为这样可以紧跟法国,走向国际。殊不知,历史是创造的,不是编造的,酒庄文化是需要时间积累和世代相传的文明,与其不断的编故事,不如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做事,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了故事。

 民权九鼎葡萄酒 二00九中国葡萄酒批判

三批挂羊头卖狗肉。自己的葡萄园、自己的葡萄,酒庄里酿造、储藏、灌装,一瓶名副其实的酒庄酒是这样诞生的。但是现下很多酒庄除了有自己的建筑物外,其他一无所有。葡萄园是别人的,葡萄是收购的,酿造是代加工的,更别说储藏灌装了。还有的买来国外的原酒充当酒庄酒,还信誓旦旦说是自己的,态度之坚决,之肯定,有时候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这样的酒庄不仅仅是小企业,还有一些名企业,大品牌。

四批暴利欺诈。中国人常说物以稀为贵,所以我们会把拉菲炒得很高,令欧洲人咋舌。那是因为人家有几百年文化和长期的品牌积淀,并且真的稀有。而我们勉强算得上的酒庄,充其量最长不过20年,品牌积淀更是稀薄,如此就敢与拉菲媲美,不是质量,不是稀有,而是价格。40欧元,已经是法国列级酒庄相当高贵的价格了,而在中国随便一款伪酒庄都比它高,如果是勉强符合酒庄标准的企业,价格更是一飞冲天。动辄几大百,上千元上万元,凭什么?这也太拿中国富人不当回事了。

事实上中国新富已经做出了选择,拉菲也越飞越高。

历史是品牌的骨架,态度是品牌的灵魂。与世界葡萄酒强国相比,我们恰恰缺这两点。

爱就一个字:难

“我不再喝国产酒了。”这是一个消费者在网络上发出的宣言,他说,“国产酒太多的垃圾令我失望”,“从大厂到小作坊,从东部到西部,国产葡萄酒给了我太多的负面信息”。

网络上、市场上频繁出现的讨论与争执,让我们认识到:“他”代表的不是-爱华网-一个人,而是一群人。2009年当进口葡萄酒以更加猛烈的势头进入以后,我们尤其感到了这样的消费呼声。

国产葡萄酒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假冒伪劣三精一水,擦边球,傍名牌,进口原酒分装,国产的冒充进口的,进口的冒充国产的,形势之混乱,令人望而生忧。

经销商调侃说:“92”、“94”卖不完,“95”、“96”源源不断。走了“年份”来了“树龄”,天天都有新概念。在无奈之下,消费者选择了“背叛”,经销商也选择了“背叛”,越来越多的人向进口酒靠拢。有人断言:国产酒势必要走到山穷水尽、置之死地,而后方生。

我们期望,大乱之后有大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284.html

更多阅读

茶人茶事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 淘宝十大学费茶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茶学家吴觉农、王泽农、陈椽、庄晚芳、胡浩川、方翰周、冯绍裘、李联标、蒋芸生、张天福,感谢他们对复兴中国茶叶做出的巨大历史性贡献。吴觉农(1897—1989)吴觉农,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茶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 》100集 荣和21世纪名人俱乐部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100集括二十世纪文化名人吴昌硕、王国维、李大钊、徐志摩、聂耳、鲁迅、郁达夫、冼星海、朱自清、徐悲鸿等现当代名家事迹作品等。这内容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或书写心曲、或表白.爱情... ..是人心灵深处思

声明:《民权九鼎葡萄酒 二00九中国葡萄酒批判》为网友逆游的金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