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中国股市乱象(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8406733855.jpeg)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问:我有时候很困惑。我在中国经常发现一些完全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企业,它们有很棒的基因,比如做一个民间小老板,不靠后台,做豆瓣酱能做成全国名牌,搞一个火锅店能搞成全国连锁,这样的企业应该是很有投资价值的。我假如作为投行,帮这些企业上市应该是很好的生意,作为证监会放开让这些企业上市对于优化国家经济结构也有好处啊。 陈志武:这个问题让我们都困惑。这个问题当然应该要去问证监部门。比如,搞餐饮的俏江南就属于你所说的那类企业,前一段时间我听说他们也要跑到境外上市了。不过,去年商务部出台的限制外资并购、限制国内企业资产外卖的文件,现在把到境外上市的路也卡住了。于是,出现的局面是,到境内、境外上市都难,抑制人们创业的出路,逼着更多人只有去投机国有企业的股票了。 中国的股市文化很不健康,最好的从股市获利的方法,其实是激发更多人去创办企业,然后有顺畅的途径到证券市场上市,让创业者有机会兑现成功的果实,让投资者分享利益,而不是全国的人都围着就那么几只投资价值不高的股票,赌来赌去。中国的这次股市浪潮,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看到投机浪潮,没有起到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效果,可以说我们正在和一次重要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 问: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更多的国有股回归上市,大概至少能给股民多一些选择机会,您怎么看? 陈志武:这也是我所忧虑的。大量国有企业跻身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跷跷板主要向国有企业倾斜,造成证券市场的规则更加不公正,因为证监部门、执法和司法部门恐怕会很自然地倾向于国有企业。有的国有企业垄断不仅损害社会效率,而且它太庞大了,太强大了,动不动就是副部级,也使检察机关要监督查处这些企业非常困难,这样的证券市场必定是非常混浊的。 三 问:金融这个行业通过这次牛市能够看出来,一方面是个明星行业,一方面规则有不透明的地方。一个人的投资水平高低很难讲,不能像超级女生一样一比就大致比出个高低。一个中国人假如有了巴菲特这样的名声,他简直可以闭着眼睛赚钱,因为一旦消息传出来,“巴菲特买了某只股票”,大家都会去追捧,股市上的愿望是可以自我实现的,那他的手指就成了金手指。这样我觉得金融行业的强大很容易形成一个新的封闭,垄断的利益集团或者说贵族联盟,他们存在败德风险的诱惑会损害公共利益。 陈志武:金融业道德风险当然是存在的,因为金融票据或证券是脱离实物财产之外的产权证,所以容易作假,也容易被人炒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向强调要有一个独立高效的司法体制和开放自由的媒体。比如,前几年纽约州检察官Spitzer,就把一些大券商整得够呛;而独立的传媒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在“安然事件”里,六亲不认的传媒就发挥着主导作用。只有这几支取向不同的独立力量,在一个宪政框架下相互博弈,产生制衡作用,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架构。任何一支力量如果不受制衡地独大,也许短期可以,长远而言对社会都是危害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