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3)

 第92节: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但是今天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现在农村的居民也有相当多的储蓄,他们的钱通过在全国2800个县城里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吸收进来,相当多的是由北京或者各省会的工行、建行、农行、中行总部和分部,来统一调配这些金融资源到底投入哪些项目,由哪些企业去使用。最近我看到一个数据,2002年,工行、建行、中行吸收的农村存款占所有农村存款的36%(农行特殊一些),但是从农业贷款的比例来看,工行、中行、建行在农村的放贷占各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总借贷的比例还不到2%。这说明国有银行到各个乡、各个县吸收存款以后,把这些存款大部分抽回到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性大城市使用,其必然的结果是:不同地区间,尤其是那些大城市和其他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在相当程度上国有银行的垄断加重了不同地区之间人们收入和就业机会的不平等。

  我做这样的比较,并不是主张把各地的金融市场分割开来。我想强调的是目前的金融资源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国有金融机构统一汇总以后,在分配机制上,如果不是根据市场导向,根据市场价格体系来决定这些集中起来的金融资源如何投放、投放到哪里,而是简单地由一些行政官员做配置的话,最后很多非市场的人情关系因素,可能会决定到底哪些地方得到大部分资源,哪些地方得到一小部分资源,哪些地方得不到任何金融资源。

  问:话说回来,如果没有政策优惠,那些自然条件不好的贫困地区怎么办?

  陈志武:扶贫在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不可回避,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扶贫。拿西部大开发来说,我不知道到底投了多少钱,至少有几千亿吧?把这几千亿投到西部省份的效果会怎样呢?据我的了解和观察,最后会是在西部做几个大的标志性工程。但,几个标志性工程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真正影响到西部这些省区的真正穷人呢?对他们可能有一点点辐射效应,但多数家庭不会感受到。

  首先,从经济角度讲,本来就不应该在西部建这么多工厂和工程。因为那里的运输成本很高,你要把原材料运过去,还要把产品运出来,陆运费用很高,运输容量也低。到今天,海运和水运仍然是成本最低、容量最大的货运方式,这是靠“愚公移山”改变不了的铁现实,沿海经济历来很发达,是有它客观的经济道理的。此外,在投资环境等其他因素上,西部的生产成本与地方政府效率也要比沿海差。政府如果硬要在西部投资,效益很难保证。企业不愿到西部地区投资,一定有经济上的道理。政府与其违背市场规律硬往那边投资,不如把这些钱重点放在交通运输条件很方便、投资环境成熟的其他地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355.html

更多阅读

第26节:美国政府怎样创造了经济盛衰循环(7)

系列专题:《美国人的噩梦:清算谎言经济学》  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美联储开始紧缩信贷,相继6次调高了贴现率(discount rate)。一些评论者抱怨格林斯潘转变了思想,丢弃了网络“新经济”,并认为如果政府不停止货币援助,网络繁荣将无限期持

第25节:美国政府怎样创造了经济盛衰循环(6)

系列专题:《美国人的噩梦:清算谎言经济学》  经济试图自行调整各个生产领域的资本和劳动力分配,清算那些浪费资源的企业,然后将资金注入真正需要的健康企业。公共建筑项目资助行为则对经济的自愈产生了不良影响,原因有三:一是政府是用

第24节:美国政府怎样创造了经济盛衰循环(5)

系列专题:《美国人的噩梦:清算谎言经济学》  (5)经济活动就如同这个建筑商的经历。人为降息会误导投资者做出自由市场实际降息时的投资决定。新的投资活动中有一部分是不当投资,这些投资活动在可用资源足够维持的情况下能够完成,但对当

第23节:美国政府怎样创造了经济盛衰循环(4)

系列专题:《美国人的噩梦:清算谎言经济学》  想要通过人为信贷扩张的方法对付大萧条,就好比用导致不幸发生的方法来治愈不幸。我们现在的资本被错误地分配了,政府所做的只是在加重这一失误。一旦信贷扩张走到尽头,我们势必马上遭受严

第22节:美国政府怎样创造了经济盛衰循环(3)

系列专题:《美国人的噩梦:清算谎言经济学》  换句话说,经济只能够一次支撑一定数量的长期投资行为。利率限制了进入市场的长期型投资活动的数量,以免“存款仓库”提供不出足够的资金使企业完成投资。一旦人为调低利率,提供贷款的机会

声明:《第92节:国有金融体系加剧了经济不平衡(3)》为网友文艺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