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陈志武: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对行政权力的问责机制,政府开支不太注重老百姓的福利。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基本底线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是让不幸运的穷人能够体面生活下去的基础。在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开支的49%用于社会保障和各种医疗保障上,约占其GDP的8%。而在中国2004年,政府开支的7?4%用于抚恤、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补助,18?1%用于医疗卫生、文教和科研事业,这些项目加在一起才占政府总开支的25?5%。在政府预算过程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民意约束的情况下,政府没有起到应有的扶贫角色,没能从这个角度降低收入差距。

  但是,有必要强调一下,我不是说要阻止商业性的民间医疗机构的出现,而是说政府要为低收入的家庭提供基本的社会医疗保障,除了政府提供的医院外,还必须鼓励商业性的和非商业性的民间医院、诊所的出现,增加国有医院之外的医疗服务机构对全社会来说是好事,这可提升医疗服务的供给量,鼓励竞争,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换言之,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不应该是把所有医疗服务都市场化,而是让医疗服务多元化,既有国有的,也有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因为医疗是一种特殊的服务产品。

  问:有人说中国经济改革目前进入了负面效应的释放期,有3000万国企下岗职工,有5000万失地农民,社会结构已经产生深深的断裂。那么,到底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仅仅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还是路径选择上出了问题?

 第88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3)
  陈志武:两方面的因素都在起作用。关于路径问题,中国选择的是在不推进政治改革的情况下先进行经济改革,这等于是在还没有保证民营化程序公正的架构下就逐步开始了对国有资产的民营化。也就是说,在没有建立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机制前,就由权力来决定对国有资产的处置,并由权力决定各行业里谁能进入、谁不能进入等,最后只能是权力大小决定收入的多寡,权力原则成为收入分配、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其结果是社会不满日益恶化。

  相比之下,如果像捷克那样先定好规则并设立好公正的规则执行机制,然后把国有资产按人均一份,那样至少能保证起点公平,不会引发高度的社会不满。我知道许多人会说:东欧私有化的过程名义上是给了公民人均一份的国有资产券,但结果是很多人拿了资产券去换酒喝了,他们还是落得一无所有。这种说法太夸张,退一步讲,即使真的拿资产券去换酒了,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至少他们还有这样选择的机会。他们落到一无所有的地步是自己决策的结果,而不是由不受制约的权力所造成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359.html

更多阅读

第36节: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技巧(3)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说明一个重点:自己作为问题解决者,如何迈出为组织作贡献的第一步。  刚才我们说过解决问题要按流程来思考。这里想再重复让大家理解一下,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一下具

第10节:日本人不擅长的PSA(3)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第四,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PSA只是进入了一线制造部门,而没有进入当时的营业、会计、设计、采购等白领的二线部门。可是,前面提过的supply chain management、CRM、SFA、CTI实际上就是二线

第89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4)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我们也必须看到,除了制度因素外,个人天赋、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也会导致收入的不等。在发展过程中有的人正好掌握了最俏的技能,有的人没有,这当然也会导致收入差异。所以,在任何一

第88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陈志武: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对行政权力的问责机制,政府开支不太注重老百姓的福利。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基本底线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是让不幸运的穷人能够体面生

声明:《第88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3)》为网友笔画不出思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