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俄罗斯的私有化之所以广受诟病,问题主要出在1992年~1994年私有化过程中,许多重点国企40%左右的股权继续由政府拥有,于是,之后,这些企业在本质上继续是国有控股企业,亏损仍然严重。到1996年时,这些企业财务危机又出现。

  当时,俄罗斯面临总统选举,叶利钦要连任,而此时经济形势不好,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少。政府想的解困办法就是“以债换股”,也就是,让一些个人给国有企业贷款,同时由国有股份作为担保:如果企业在几年内不能还贷,放贷的个人就自然接手国有股份、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在实际操作上,虽然也有招投标,但内部交易严重。少数人放贷给企业后,再和企业管理者合谋造成企业的经营不善,无力还贷,从效果上迫使大量国有企业以极低的价格落到了私人手中,由此产生了一些财富寡头。这种做法有点像国内前几年搞的国企MBO。

 第71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3)
  所以,俄罗斯出现的财富寡头不是私有化券所致,而是后来的“以债换股”,当初私有化不彻底所致。

  而捷克的情况就不同。捷克也是发行私有化券,将所有国有资产平分给国民,公民可以直接购买公有企业股份,也可以向投资基金投入私有化券,成为基金股东。基金用私有化券购买企业股份,获取投资回报,然后再向投入私有化券的公民分红。投资基金成为了企业的大股东,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企业股权过于分散的局面。捷克的私有化很彻底,没有留下国有股份,也就没有留下任何诸如“以债换股”的后遗症。在捷克,私有化后,并没造就俄罗斯那样的寡头。私有化转轨完成以后,捷克成为继波兰之后第二个经济复苏的东欧国家。

  以上可以看出,人们对私有化的恐慌和对公有制的迷恋,是没有多少事实支持的。我们知道,发达的富裕国家没有一个是靠国有制富起来的,今天世界上发达的国家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俄罗斯的问题也不是因私有化券所致。中国目前的公有制实际上是官权所有,公有制成为少数人控制社会资源、进行权钱交易、明目张胆瓜分国有资产的借口。在这种体制下,人民名义是所有者,实际上根本无法行使所有者的权利,既没有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和分配的发言权和监督权,也无法从国有资产的增值中获利。到今天,还是连一份国有资产清单都没有,更不用说有经独立审计公司审计过的国有企业财务报表,给老百姓看。

  所以,我要推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有化,而是要将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中的“全民”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身份落实。以前,“全民所有制”中的所有者缺位,或说是虚的。现在,我们应该将国有资产股份注入一个个“国民权益基金”,或者说就把国资委改名换姓成“国民权益基金”,然后,把这些基金股份均分到13亿公民手中,让他们明确成为这些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并允许他们自由交易这些“国民权益基金”股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376.html

更多阅读

第6节:走出国门

系列专题:《创业者必读圣经:山木方法》  五、走出国门  1.试水英伦  2000年,我到英国剑桥大学读DBA(工商管理博士)。利用业余时间,我考察了英国的培训市场,发现英国的外来人口数不胜数,有德国的、俄罗斯的、乌克兰的、日本的、韩国的

第71节:做个“乐活”的女人(3)

系列专题:《李玲瑶:女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  2009年12月初,联合国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办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就是呼吁全世界每个国家为了拯救地球,均应关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也作出承诺。  为了在个人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

第74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6)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二  项经济指标增速放缓,大家都担心经济出问题。但事实上,今年的经济增长率虽然达不到两位数,但预计仍在8%以上,这仍然是很高的增长,但为什么大家这么紧张呢?这是因为老百姓感受到的G

第73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5)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其次是人口的多少。新加坡、瑞典、丹麦这样的小国可以搞公有制,因为这些社会的人口才几百万,同质化程度很高,使管理者和人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较低,减少委托代理过程中的道德

第72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4)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这实际上是实现真正的“全民所有制”,让每个人都成为有产者。这是民营化。  中国今天要搞民营化,相对要比当初俄罗斯、捷克的条件成熟很多。俄罗斯、捷克的老百姓当时对股票、债

声明:《第71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3)》为网友酒醒梦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