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上班族的新理念:忠诚胜于能力》
我记起一个令人感动的事例。那是2006年的一天,我开车经过我所在企业的一个下属工厂围墙外时,听到两个人在吵闹,于是停下车细听。 有很多人在说话,其中两个对吵的声音最大。 “这些皮料还可以利用,你当垃圾卖掉就不对!”一个人说。 “你又不是领导,你少管闲事!”另一个说。

“不是领导,我也管定了!” “你管了,也没人奖励你!” “我不需要奖励,我是公司员工,爱惜公司财产就是我的原则,我要什么奖励?” 从他们的吵闹中,我听明白了,一个人要把皮料当垃圾卖掉,一个认为皮料还可以利用不让卖。我有必要出面去解决这个问题了。当我走进工厂时,才大吃一惊,反对卖皮料的那个工人,已经被打伤了!但他却坚决挡着拉皮料的车不让走。 这件事得到了解决,卖皮料的工人受到了惩罚,而阻拦卖皮料的工人却坚决不肯接受奖励,他说:“我觉得作为公司的员工,理所当然要维护公司利益,如果我拿了奖励,这个性质就变了,好像我是冲着奖金来的。” 我相信,这个工人心中没有“忠诚于公司”、“忠诚就是信仰”这样的理论,但他的行动,已经证明的了忠诚就是他的信仰。信仰是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信仰是付出一切而不考虑回报的。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无论是去别人的企业工作,还是接手父母留下的产业,都必须把忠诚作为信仰。忠诚于与你来往的每一个人,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忠诚于你自己,并用忠诚去感染你身边所有的人,形成忠诚的氛围和忠诚的团队。 我们看到,很多年轻人出身社会之后,因为意识不到忠诚的重要性,无法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无法站在团队和单位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进而表现得自私自利,落得不受欢迎却不自知,碌碌奔波若干年,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他们不是失败于才华,而是失败于信仰。 每当说起这些,我就会想起曾经在我手下工作过的一个年轻女孩。 这个女孩毫不隐讳地自称信奉金钱主义,凡事都讲价钱。无论安排她什么工作,她都要问个是份内的事还是份外的事,工作量一增加就问有没有奖金,叫她去别的岗位或部门帮个忙,她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我曾经努力帮助她改变这种意识,让她在职业路上走得更顺畅,可她却认为我想给她“洗脑”,想把她变成工作的机器。 在我手下工作几个月后,她不辞而别。离开后还对别的同事说,我对员工要求太严格了,简直就是老板的“帮凶”。我没有和她计较,反倒推心置腹地给她发了一份邮件,给她讲明努力工作和奉献的重要意义。不久,她打电话给我了,说自己又失业了,请我帮她找个工作。我在一个朋友的公司给她谋了一份工作,但朋友说她表现很差,不久后不辞而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