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谈人际关系:卡内基给青少年的礼物》
不相信吗?想想看。你自己比较想跟谁说话?是逃避你眼神的同学,面无表情的同学, 还是跟你目光交视, 面带微笑的同学?毫无疑问,你会想跟那个看来也想跟你说话的人寒暄。而且这是对双方都一样的。 高中时我想参加话剧社,所以跑去试演。试演时,我一个人也不认识,只有专心背台词, 努力让自己不要太紧张。突然间,坐在离我不远处有个女孩, 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微笑。 我的第一反应是:“哇!她真好!”她甚至还没有介绍她自己呢!而且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第12节:赢得友谊小百科(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593615074356.jpeg)
--Kim, 14 岁 我们都有类似的经验――紧张地设法尽快打入一个陌生的团体。忽然看到一个微笑,就像看到了一个救生圈。因此,如果你自己是圈内人,可别忘了给需要的人一点温暖。这样做, 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 事实是,当你微笑表示温暖时,别人不但想认识你,他们对你的需求, 也会比较愿意了解。这就像真正做到了三不。娜丽亚。庞蒂(Nelia Ponte)是波士顿大学的出版部经理,她每年都为了年鉴的出版而雇请员工。大部分来应征的人根本没有什么经验(事实上很多是大学生),因此,她必须依照个人印象来决定聘用与否。“我常注意学生是否面带微笑, 并与成人相处愉快。当一个18岁大一的学生走进来,问候我好,我通常当下就会聘用他。我认为那显示了成熟度。对那些进来不敢看我, 只看墙壁又口齿不清的说:“我是来面谈的”,我很想说:“等你长大了再来吧!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带着微笑进来,目光看着我说话,让我觉得他们已有足够的自信,我就不用当保姆了。年轻人没有工作经验没关系,他们走进来与我打招呼的方式, 已经显示了不少他们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