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以刺激调节对方喜好感的四个手段(3)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A采取的是分散法,当然还需考虑到时间的间隔问题。按照一般的规律,A的分散法要比B的集中法成功率高,这是通过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因为人通常在熟悉和习惯之后才能产生亲近感。同样的时间将它分成几次反复接触要比长时间一次接触熟悉度要高。因为持续接触,容易使对方产生厌烦或脑子发木。相反,每隔一段时间接触一次,然后做适当的休息,这样,每次接触都觉得很新鲜。虽然学习与人际关系的构造不尽相同,但这种心理上的感觉与反应,无论对象是人或是物结果都大致相同。

  就是说无论对象是人还是物,你对他(它)能否习惯或者能否产生好感,要看你是否常接触他(它)。比方说,本来不怎么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如果让他慢慢地接触,逐渐地就会接受它,并且喜欢上它;但如果一开始就连续一小时甚至几小时让他去听,那他一定会感到厌倦,甚至会排斥它。

  满灌法

  就是让对方把自己最担心、最害怕的想法想象成为现实,一下打到头儿,来设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最终使他们得到“不过如此”的感受,也就再无眷恋和犹豫了。

  态度的改变是一个从旧的态度向新的态度转变的过程,是态度主体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和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过程。

  短缺原理

  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畅销书作家都会间隔一两年才推出一部新作?

 第30节:以刺激调节对方喜好感的四个手段(3)
  一般人的回答是:因为写作的过程很艰难,短时间内不可能写出来。其实,真正的情况是,有很多畅销书作家早就写好了多部作品,但还是要间隔一段时间才推出来。

  原因就是为了吊足读者的胃口,让读者在漫长的等待中越来越期待。短缺效应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因此,一旦新货上市,就会出现抢购的现象,而抢购又会影响其他人参与到购买的队伍中来。

  这就是他们的精明之处,利用短缺原理来掌控人们的态度,以至于造成疯狂追捧的现象。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利用稀缺原理的著名“方子”,里边有七种方法,用了这些方法,不管什么时候,遇见怎么样的人,都能说服他们改变态度,换成你的思路:

  缩小选择范围,避免过分的深思熟虑

  选择余地小一些,意味着对方可以快点儿作决定,并且事后也不大会反复思考自己是否作了正确的决定。

  常识建议我们多给对方选择的余地,因为若是多给他选择余地,他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而一旦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他就一定会采取行动的。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如果你让对方有无数的选择机会,他反倒一个也挑不上了。因为没人喜欢回味那种“自己犯错”的感觉,我们可不喜欢事后再琢磨自己当初有没有选错!选择余地小一些,意味着可以快点儿作决定,并且选好以后也不大会思前想后的,一个劲儿在那儿穷琢磨“哎呀,自己的决定是不是对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28867.html

更多阅读

第32节:以刺激调节对方喜好感的四个手段(5)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你得把“差事”简化为方便易行的步骤,这样对方才会按照你期望的正确方向“开动”。  提供小的额外的利益,促使对方立即采取行动  “且慢……,还有……”,类似这样的句子,你已耳熟能详。因

第31节:以刺激调节对方喜好感的四个手段(4)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有家著名的家具连锁店,他们就坚持在顾客订货72小时之后才把家具送到总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因为他们发现,超过60%的顾客,在大采购过后的三天以内,都会回到家具店,要求更换家具的颜色、布料或

第30节:以刺激调节对方喜好感的四个手段(3)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A采取的是分散法,当然还需考虑到时间的间隔问题。按照一般的规律,A的分散法要比B的集中法成功率高,这是通过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因为人通常在熟悉和习惯之后才能产生亲近感。同样的时间将它

第29节:以刺激调节对方喜好感的四个手段(2)

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应该知道一点:我们身边不同的人往往会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归因习惯,了解这种归因习惯是改变他们态度的首要条件,我们可以根据他所看重的来进行刺激。  奖

第30节:金融经济--关心民生要懂的25个经济常识(2)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从事地下经济活动的劳动者得不到必要的劳动保护,也无法享受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等社会保障服务,那为什么人们非要在非正规经济部门工作呢?光明正大地在正规经济部门工作,不用提心吊胆,享受政策

声明:《第30节:以刺激调节对方喜好感的四个手段(3)》为网友追风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