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心理操纵术:掌控他人的力量》
以刺激调节对方喜好感的四个手段 很多时候我们的喜好是不确定的,态度也是不确定的。最简单的,可以用一日三餐来说明,最心仪的饭菜天天端上桌,也会改变对它们的态度,由爱吃变成厌烦。但是若是常年不见的稀罕菜品,即便不爱吃,也会欣喜接受,欢喜地要命。 我们常常受到外界的刺激,在这些刺激下,改变我们的喜好和态度。 在这方面,人们在营销上做了不少的文章。比如在广告的设计上经常会看到“名额有限,欲购从速”、“仅有最后几个名额”、“这是限量版”、“仅剩最后一件了”等,无论所销售或者服务的资源是否真的稀缺,但不可否认的是你可能会受这种稀缺原理的刺激,而商家却可以更好地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促进销售。 这一节就是要说各种刺激的手段,通过这些技巧,让他人在短时间内转变态度。 找到归因习惯 只有找到归因习惯,对他人的刺激才能使用到点子上。 那什么是归因习惯呢? 归因就是对自己作出的行动或持有的态度的自我解释。比如,当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发生矛盾后,他们总要寻找这样那样的行动理由,不同的人的归因特点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 控制点:控制点分为内控和外控,内控是指行为的原因来自于自身内部,如不参加集体活动是因为自己不高兴。外控的原因是来自于外部,如不遵守纪律是因为别人的干扰。 ? 可控性:可控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原因,如没做好这项任务是因为没有认真对待。不可控是自己不可控制的行为原因,如表现差是因为领导的偏心。 ? 稳定性:稳定,导致行为结果的原因长期存在,如我能力差,所以活动的时候表现不佳。不稳定,导致行动结果的原因是暂时的,如我这两天身体不好,所以对待工作不积极。 从以上我们能看出,如果有的人持有的某些态度的理由是归为外控的、不可控的、稳定的因素的话,他放弃这种态度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相反,如果他们将某种态度的原因归为内控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原因的话,改变态度的可能性就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