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时政专栏必然是批评为主,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现象都是目标,歌功颂德当然不能是时政专栏的主题,这是因为好的东西真心不用我们来表扬,而坏的东西不批评就不会有改善,公共平台不多,留着当做鞭策阵地总是好的。但这次我破例一下,夸一下政府关于明年放假的方案。 这个放假方案简而言之,就是不再去东拼西凑地把一天的假期变成几天,而是除了春节、“十一”之外,其他公众假期都是赶上哪天算哪天。 该方案好的地方在于,大家的生物钟不会特别紊乱了。您看,自从我们接受了西方的一周为一个阶段的工作时间之后,我们的生物钟就按照这个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从上学开始一直到工作退休,要是您没中彩票或者发了大财,基本上就是这么个节奏走到职业生涯的结束。除了少数像我这样的自由职业者已经弄不清星期几之外,大部分人不会逃开这种节奏。 要是每年都有一堆的假期,用前赶后错的方式弄成小长假,大家的生物钟就比较紊乱了,本来是五天工作后休息,结果连着上七天的班,实在是很不舒服,工作效率低下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这种小长假的假期更像是鸡肋。要说去旅游吧,真是走不了几个地方;寻亲访友吧,往往就是喝酒打牌,也没有什么正经事,过得比上班还累。假期的意思当然是放假,比正常上班还疲劳的假期实在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当初设定这种放假安排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让大家连着多休息几天,然后有这个时间可以消费、旅游。这几年旅游经济火爆,未必不是这种“前赶后错式”放假的功劳。但实行得越久,其弊端也就越加地明显,主要是时间不好安排,以及那种赶鸭子的旅游模式不是质量太低,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照相、吃饭、睡觉的循环,这种旅游已经不再受到欢迎了。 奇怪的是,这明明是好事,但多达88%的民众并不领情,而是很反对这种假期规划。我有九成的把握认为,这几年说到放假就痛心疾首的,批评房价政策的人当中,也有这些人的身影。一边批评原来的政策不好,一边诟病新的放假方式,这是不是精神分裂的症状? 其实这倒是不能全怪咱老百姓不知足。说真的,无论怎么放假都有人不知足,法国人可能是享受公共假期最多的,但他们依然不知足。对于这种天生浪漫的民族我们没啥可说,我们这些勤劳善良的国人不知足的地方在于,并没有通过假期实现自己想要达成的生活。 您看,除了分享到经济增长之外,我们还需要分享到经济发展之后带来的良好生活质量。如果我们每天都要埋头苦干,就等于没有真正分享成果,因为工作的意义不只是收入的提高,更多的是各种生活品质的提高。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到底有多少次感受到了收入增长之后的快乐?无论是房贷车贷,还是各种生活用品的涨价,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都并不能在工资表上增加数字之余,带来更多的快乐,就更别说带薪休假基本上属于大公司或者国企之类的专利了。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大家不满意的未必是休假的方式,而是休假作为分享经济红利的一种形态,我们并未真正地得到,只能在某些选择里选择那种最不坏的方式。如果想让大家都满意,大概最终修改的不是怎么休假,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