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不被操纵的秘密:心理操纵与反操纵》
§第6章 为什么名言更具权威性——同一句话,不同影响 名人的出现往往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名人的一句赞赏,可以让你身价倍增;名人一句贬斥,可以让你成为众矢之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不要过于迷信名人,应擦亮眼睛,做出正确判断。交际场上,如何利用名人名言,实行操纵与反操纵呢? ★名人一语,点石成金 名人自然是与普通人不同的,他在社会上说句什么话,表个什么态,都可能给人们施加某种影响,无形的操纵别人的行为。有人说美国的格林斯潘打个喷嚏,世界上的股市也会为之震荡,可见名人就有名人的不同凡响之处,尤以那些权威的名人更甚。 伯乐是相马的名师,大家认为他相马绝对不会看走眼,只要认可的马一定是好马。有一次有人来求见他,说:“我有一匹马卖不掉,请您到马市上走一遭,在我这匹马旁边走一走,看一看,成吗?”伯乐答应了。果然,他去看了那么一眼,这匹马就卖了高价。 名人就是名人,他看一眼,马就卖了高价,如果他说句话,这匹马一定会惹得众人争抢,更要卖出天价。
![第41节:为什么名言更具权威性——同一句话,不同影响(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001170259356.jpeg)
名人的影响力就是这么大,他说句话就能提高一个人的身价,能使某人做官,能将某人某单位一夜之间捧红。一个舞文弄墨的人写了几篇文章,自费出一本书,就邀某某名人给其题个书名,做个序,于是,该人就轻而易具的成了文学家;某单位邀请某某高级官员来单位视察一下,或给某企业开业剪个彩,该单位就成了先进,该企业就成了龙头企业和免税企业。 现实中甚至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笑话:某县畜牧站一个兽医,因县长在省里开会期间,某名人无意中过问了一下这个兽医,于是,县长大人立即连夜将电话打到县委组织部,要求查找此人,等县长开完会回来,这个兽医便摇身一变,奇迹般当上了县人事局的局长。 名人是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心目中的偶像,他的话自然会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操纵别人的行为,这样想来,兽医摇身一变成局长也就不足为怪了。 人们普遍对名人有着崇拜心理,名人的一句话往往有一呼百应的作用。 1901年,清政府的“外交部长”李鸿章奉旨前往美国,在美期间,有一次,他在华人陈杰初开的杂碎馆“醉月楼”宴请美国公使,美国公使见李鸿章吃得津津有味,好奇地问陈杰初李吃的是什么,陈随口答道“李鸿章杂碎”,美国公使想,中国高官能喜欢吃的菜,肯定非同一般,便垂涎欲滴,也吃了起来,并且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连声说“Very Good”。后来此事一经报载,“李鸿章杂碎”便成了一道中国名菜,风靡全美,陈杰初于是生意兴隆,因此暴富,当地华人纷纷仿效,中国人的杂碎馆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开遍全美,三千多华人靠“李鸿章杂碎”发了洋财,“脱贫致富”,步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