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第二层次是安全上的需要。不愁吃喝了,就在乎安全了。平安是福,我们总是祝人平安。 第三层次是感情上的需要,包括友爱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人是感情动物,人人都需要友谊和忠诚,希望得到爱,这在小孩子中最明显了;人还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且相互关心和照顾。加入某些组织、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都是出于人们感情上的需要。 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渴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有人说,对别人有礼貌,是希望自己不要被冒犯。这话是有些道理的。还有人说,名利之中,他更在乎名。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为了出名,博出位,有的人简直无所不用其极,这都反映了人们获得尊重的愿望。 第五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欲望,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人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但是,只有很少的人能有这个幸运,如秦始皇、曹操、梅兰芳、李连杰、姚明、拿破仑、迈克尔·杰克逊、比尔·盖茨、奥巴马等。当然你也可能不同意他们就是这类人。 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提出了比自我实现更高的目标,也就是与天地合一,成为宇宙的公民。庄子和老子也许实现了这个目标,连圣人孔子都未必呢。 有人把“无欲则刚”做成条幅,挂在墙上。其实,根本做不到,不过是以前吃过太贪的亏,暂时克制一下罢了。如果诱惑足够,错误还将重演。无欲的人生,又有何趣? 有些人好像做到了,坚决抵制住了金钱、美女的诱惑,可是,撇开内心挣扎不说,他一定是用更大的欲望克服了这个较小的欲望。比如理想(也就是“义”),抑或保全性命。所以,所谓无欲,不过是一种欲望战胜了另一种欲望。 出家人有没有欲望?有!比如成仙,这欲望比我们俗人的欲望还要大。《西游记》唐僧师徒中,谁的欲望最大?不是猪八戒,猪八戒不过是好色,想娶个漂亮老婆,贪点小财。欲望最大的是看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唐僧,他的目标是成佛。猪八戒的欲望与其师傅相比,简直太小儿科了。 “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这是一种矫情,只要人还正常,就有欲望,只要有欲望,就会有痛苦,生活就是烦恼。而有人说,烦恼就是智慧。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为了快乐。
![第18节: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003452406619.jpeg)
你挣钱,是为了吃饭,吃饭是为了快乐;唱歌、跳舞、游泳、下棋,莫不是为了快乐。 快乐是为了什么呢? 这个问题太哲学了,连哲学家都难以回答。似乎也不是人类能回答的。总是追问这个,人就要崩溃了。我们最好到此为止,活着就是为了快乐,快乐这个目标已经非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