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但是,经济学在本质上,绝不是数学。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说,如果你没有学会经济学,不要抱怨自己的数学不够—那是可以临阵磨枪的,而是你没有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和工程技术不同,后者,如果不是进入大学专门学习,是不会掌握的。经济学是社会科学,其形式可能是复杂的,但是其道理、内核,则是人人皆可以理解、体会和运用的,经济学的原理,既可以用复杂的模型表示,也可以通俗描述,而且这是更重要的形式。 我还发现经济学的研究生们,可能对一些经济模型谙熟于心,可是,让他们分析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却一点见识也没有,跟门外汉毫无区别,这说明,他们的经济学仍然没有入门。而有些只粗通经济学原理的人,对于经济现象的理解则通透得很。比如,一个政策出来,对股市的影响如何,判断得很准。 所以,理解经济学的道理,并不难,它不需要数学或者其他特别的基础,只要你有一颗年轻的心,愿意思考,就可以把经济学的道理搞明白。搞懂经济学,你对世界的理解层次就会提升。这就是经济学的智慧。 有了经济学的智慧,就更容易接近成功,剩下的就是你的运气了。 经济学能不能让人发财呢?老实说,没有必然联系。你看《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有几个是学经济学出身的呢?不过,以后随着经济运行规范化,这可能是个趋势。经济学的道理,一定有助于科学合理的投资,避免损失。 经济学还有更大的作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吹响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号角,为大英帝国的崛起提供了思想力量;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力挽狂澜,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国基于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对外开放,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经济学生于西方,长于海外,但是,它的道理却适合于全人类,就像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明的,但是,哈姆雷特的落泪遵循它,林妹妹的泪水,亦不能外。 对了,还有一点你学经济学的理由:经济学非常有趣。作为枕边书,每天看看,用它的道理重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所以,我以中国人熟悉的文化元素、历史认知和经济为背景,用中国人熟悉的叙述方式、思维习惯,写了这本书。 我希望也相信,你一定会喜欢的。 是为前言。 王福重
![职业生涯规划书前言 第3节: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前言(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4003572737072.jpeg)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