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利指数法 第5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4)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金融机构的所有权虽然是属于投资大众以及存户的,但是这些名义上的“老板”却不能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置一词,如果想直接参与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取得法律的授权,也就是成为金融机构的股东,而且还要是大股东才能接触并且掌握到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的权力,那么要花多少钱就能笃定成为金融机构的大股东,进而掌握经营管理的权力? 一本万利的“薄本生意” 自有资本比率. 即金融机构营运资金中自有资本所占的比率。自有资本比例越高,则金融机构体质越健全,抗风险能力更强。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额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坦白说,每一个市场并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还是有个约定俗成的比例:按照国际金融市场的惯例,一般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额的比例是8%,什么意思? 如果某一家金融机构的总资产是100亿的话,其中有8亿必须是由股东出资的;换一个角度说:若是有人出资8亿筹组成立一家金融机构,这家金融机构可以吸收92亿的存款,或是做100亿的生意。 也就是说,只要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额的比例大于或等于8%,这家金融机构就会被视为正常;如果自有资本额的比例不足8%的话,就会被政府要求增资,否则就会依照相关法令,以资本额不足的理由,由相关主管机关强行接管! 另外,为什么只要出资8%就能做100%的生意?这种低出资高获利的买卖,恐怕只有剪径打劫的强盗所做的无本生意能够相提并论!
这样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在市场上不管是从事哪一个行业,都是人赚钱。俗话说:“钱是4条腿、人是2条腿,所以人赚钱很辛苦!”可是金融行业除外,因为金融机构中介的就是金钱,做的就是钱赚钱的生意,而且还可以“以小博大”,客观上当然是要比其他行业容易赚到钱,这是事实。 在保险行业有一种业务叫再保险。这种再保险可以使保险公司做成远远超越自己风险承担能力的大宗交易。假如,有人从a那里买了一个巨额的保险,a觉得万一出了风险自己无力独自承担。于是a找到b,在b那儿为自己上了一份再保险,与b共同承担责任。 这就是再保险。 再保险业务是国际保险市场上通行的业务。它可以使保险人避免危险过于集中,规避掉因一次巨大事故的发生而无法履行支付的赔款义务,对经营保险业务起到了稳定作用。再保险业务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以保险金额来计算再保险责任的比例再保险,以赔款来计算再保险责任的超额再保险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按赔付率计算再保险责任的再保险等。 因为金融业在国内是特许行业,金融机构不但有法律的授权,而且还有政府的政策扶植。举例来说,甲金融机构在完成组建以后,吸收到5000万存款,很幸运的这5000万借给了A企业之后,B企业又向甲金融机构申请贷款5000万,可是甲金融机构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放贷给B企业,但甲金融机构可以拿与A企业所签署的5000万贷款合约向中央银行融资5000万,然后再转借给B企业。也就是说,甲金融机构的股东只要有100万的自有资金,就可以空手套白狼的做到1亿元的生意,这1亿元的生意扣除了5000万的存款利息与向中央银行的5000万融资利息,其他的都是甲金融机构的实际获利——难怪金融业会让人梦寐以求!
更多阅读
获利能力指数 第22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21)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消费者就是那只老鼠,而衍生性金融商品就是滚轮,一旦消费者签下了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契约,就等于是老鼠跑进了滚轮,从此以后就只能在「已经被设计的规则中玩」,老鼠不管跑多快跑多久永远无法跑出金融
现金获利指数 第21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20)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事实上,金融机构的传统金融商品只有存款与贷款这两项,除此之外的所有金融商品都是衍生性金融商品。这才符合金融业在市场上的行业属性。金融业是资本中介业所以传统业务不可能复杂,中介业不过就
获利指数 第20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19)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种类 什么叫衍生性金融商品?恐怕要先做一段说文解字,解释一下何谓“衍生性”。所谓“衍生性”,意思是本来不存在的,因为附属的关系才被凸显出存在的价值,这就像是附属在某些金
获利能力指数法 第19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18)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而中国铝业从2007年10月12日收盘价24.25港元跌到最后一个交易日2008年10月10日的收盘价3.29港元,一年中的跌幅高达86%,远超过同期港股跌幅。金某就以每天2000股的速度、19.54港元的价格不停买入
罗伊获利保本指数 第18节:第一章 提升你的金融获利指数(17)
系列专题:《金融界不告诉你的真相》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早在多年前的股东信中就提及他对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戒慎、恐惧。 1998年,巴菲特买下“通用再保” (General Re)时,发现该公司和884个很多听都没听过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