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谈古说今】私募基金一般是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募集的,进入门槛比较高,在国内至少是50万,一般都是100万甚至更高。但是一支基金的人数一般比较少,最多只能有200人,所以一般面向的都是一些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投资者。公募基金可以在市场上做广告来吸引大众认购,相对门槛也较低,一般1000元左右即可认购。但是由于认购的人多,公募基金的整体资金规模非常的大,基金管理者就靠收取资金的管理费为生。而私募一般都不设管理费,他们的赚钱手段就是盈利的分成,而且管理人一般都要以自有的资金认购一定的基金份额,当基金发生亏损时就先用自有的资金弥补亏损,所以管理人的利益与投资的利益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对管理人是很好的激励。再加上监管环境比较宽松,不像公募那样要定期披露,还要规定持股比例的上下限等,所以私募一般的收益率都会高于公募,而且嗅觉灵敏,手法灵活。精准、暴利、神秘成了私募的代名词。 纵观国际市场,虽然没有私募这么一个名词,但是一般的对冲基金本质上就是私募,鼎鼎大名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都属于此类。而面向大众投资者的共同基金就是我们常说的公募基金。在1995-2000年间表现最好的10只对冲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53.6%,而表现最好的10只共同基金平均收益率只有36%;表现最差的十只对冲基金平均收益率为-7.7%,而相应的共同基金为-19.8%。所以可以看出在美国也是一样,私募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于公募基金。 但是针对私募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完善,已经成为国内私募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私募的存在一般都是通过很多变通的方式,比如投资人一起出资组建一个投资公司,再委托个管理人,然后用自有资金投资,但这样要双重征税,而且手续麻烦。要是各个投资人将账号和密码告诉管理人,让其操作又属于代客理财,需要受到较严厉的监管和信息披露。总之,政策的缺失仍是私募人的一块心病。 负利率 【点睛】如果说通货膨胀是彪悍的带头大哥,那么负利率就是尾随其后的提鞋小弟。 【释义】负利率指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导致最终的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 【谈古说今】当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利率时,居民在银行的存款所收到的利息不足以抵消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就会导致财富缩水。在负利率年代,最开心的是企业和政府,因为他们是主要的借款者。由于实际利率为负,他们还款的实际金额比当初借的时候还要少。而最苦的是老百姓,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存款者,他们把钱借给了企业和政府,到期收到的还款比借出时还要少。所以负利率本质上就是将老百姓的财富转移到企业和政府手中,是一种看不见的剥削和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