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新员工守则:迈好职场第一步》
【点评】敏于事而慎于言 相信很多人都像吴歌一样,习惯性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很少仔细认真地去想一想所说的话,是否确实合理。每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切忌陷入"小圈子",成为谣言的"传播者",记住:"大嘴巴"在任何企业中都是不可能受到重用的,因为没人相信一个"大嘴巴"会严守企业秘密。 孔子在《论语》里曾多次提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应该有的风范是:办事迅速,言语谨慎。有人说,少说多做岂不是吃亏了?其实,少说多做,正是聪明人的表现。上帝造人的时候,只给了人一张嘴,却给了人两只耳朵,为什么呢?这是要求人们少说多听,惟如此,才能从对方的谈话中挖掘更多的信息,才能对加深相互了解或深度交谈有所裨益。 少说,不是不说,而是恰如其分地说,不胡说。除了散布是非,很多职场新员工因为太急于表现自己而忍不住邀功,做了点事,生怕领导不知道,过早地表露了自己。可能事情刚刚做了一半,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问题,因为自己还搞不清事情的全貌和具体要求,就夸下海口,结果事与愿违,反而给领导留下了毛躁的印象。 要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一点,需要克服自身的一些毛病,因为很多人的习惯是嘴巴比大脑快。当上司给你指派任务时,当你推销产品时,当你和商业伙伴洽谈合同时……切记:说话要慢一点,再慢一点。尤其是当涉及到期限、价钱以及一些关键条款时,你绝对不要轻易说"Yes",当然,你也不必轻易说"No"。你可以说"我先请示一下公司,然后再答复您",以便让自己留有余地,尽量避免"无法兑现承诺"的糟糕局面。

可是,当我们接到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是客户提出一些根本无法满足的要求时,怎么办?其实,这时你的态度比答案更重要。例如你的领导让你今晚必须赶出一个方案,这是有难度的。你可以说:"今晚就赶出这个方案时间确实有点紧,但我会尽力去做。不过如果能多一点时间的话,我想我会做得更好些。"领导听了,也会赞赏你积极的态度。 曾有科学家做了一项调查研究,研究对象是一批受过训练的保险销售员。科学家把成绩最好的10%的销售员和成绩最差的10%的销售员做了对比,结果发现两者的业绩相差很大,受过同等训练的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原来,业绩差的那一部分人,每次推销时说话时间累计为30分钟,而业绩最好的那一部分人,每次推销时说话时间累计只有12分钟。 为什么只说12分钟的推销员,却会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说得少,听得自然多了。在倾听过程中,他们能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而且,他们在倾听时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思考、分析顾客各方面的信息,然后,针对顾客的各种疑惑,揣测他们内心的想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业绩自然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