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归小城市,对不少人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阿林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上海工作,但是他对自己的工作一直都不太满意。不久前回家探亲,阿林发现周围没有上大学的同学都有一摊小生意打理,混得也都挺好。于是阿林也萌生了辞职回乡创业的冲动。阿林分析,自己三流大学毕业,在上海又没有特别深厚的人脉,而且上海的消费又那么高。总之留在上海发展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而如果回乡发展,竞争不如上海这么激烈,要创业的话还是有很多关系可以用得上,虽然他还没想好做什么,但是创业氛围浓厚的家乡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空间。阿林还说,最不济的方案就是继承父母的衣钵。
阿林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分析和规划是否正确?我们来听听职业规划师的意见。
本期专家:
职业规划师洪向阳
多数大学生不具备创业条件
创业是一种很严肃的职业生涯选择,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攀比不得。洪向阳认为,“当前的中国大学生绝大部分并不适合创业,因为不具备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他表示,一般创业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的专长和经验,如市场调查、技术专长、企业管理、识人用人、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开发开拓、冒险避险等等。从客观意义上来说,这些能力和素质并非短期培训所能练就的。有些素质甚至就算是培训也很难达到,比如谋略、胆量,比如识人用人等,这些大部分都是需要长时间不断的训练和积累才能具备。
阿林对工作不满意需要先分析清楚形成的原因,是自己没尽力还是不合适或是什么其它因素。通常来说,在选择创业时,需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确认好职业定位。通过职业规划,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专长,同时也考虑外在条件的支持与制约,最后将自我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职位上,选择最符合当前自我发展的方向去加以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准确的职业定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在创业前,个人对于当前创业条件成熟与否需要有个清晰的认识,以避免做不正确的职业选择。因此,阿林需要在创业时机尚未成熟前,确定创业前的职业定位,有目标有规划地朝着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和积累,而不是在准备还明显不足时盲目选择创业,最终得不偿失,绕路而行。
毕业生创业成功概率不高
职场人士创业需特别规避哪些误区呢?洪表示,创业是一种职业活动,更是一种最复杂的职业行为。按照创业目标不同,可以把创业者分成三类:
1)谋生型创业者―――迫于生活压力或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才决定创业的;
2)投资型创业者―――已经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实力,创业只是为了获取更大经济回报;
3)事业型创业者―――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把创办的企业当作自己毕生事业的。
阿林的创业明显属于第一种即谋生型创业,也就是说为了实现自主“就业”,以及带动更多人就业,而进行的创业活动。通常,这是一种缺少职业规划的、被迫又无奈的职业行为。
据其统计,毕业生打算创业的只有不到10%,而创业成功的仅为2%-3%。总结创业失败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其中包括决策随意、信息不通、理念不清、患得患失、用人不当、忽视创新、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意志薄弱等等。特别是大学生知识单一、经验不足、资金实力和心理素质明显不足,更会增加在管理上的风险。
“毕业后就创业并不是件好事,在国外这种情况较多,但国内成功经验较少。”一方面,学校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在资金实力和心理经验方面明显缺乏。
目前,民营企业占国内企业总数的97%,而平均寿命只有7.02岁,其中约有70%的企业“存活”时间不超过5年。很多创业者只是凭着激情创业,而创业知识匮乏,创业能力较弱,而且不了解商业运作规则,创业行为过于盲目。
创业失败也可重回职场
创过业的人要再回职场找到满意的工作会很难,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角度都和普通员工不一样了。
“他们是BOSS的时候,什么都由他们说了算。而重新回到给人打工的状态就很少有自主权,很多想法都不容易付诸实施。但创业的人本身会有很多想法,就会对新企业挑刺;而且如果跳槽的企业平台一般的话,还不如继续自己的创业。”
洪向阳表示,案例表明尝试过创业失败的人往往会不甘于失败,他们通常会再度尝试其他的创业之路,以更顽强的斗志去迎接新的挑战,但是前提是不盲目创业。
如果阿林创业失败后重回职场,最关键是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心态是否平和,二是是否具有职场竞争的实力。“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就会有机会,处理不好将很难重归职场得到好的发展。”
判断一个公司是否适合自己,可以先为自己做一个职业定位,预先判断自己适合在什么类型的企业中工作。外资、合资、国企以及民营企业的不同行业的企业都有着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是否和自己的个性相匹配很重要。再看看应聘职位的上司如何,这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经常接触的人,判断他的风格是否是你可以接受的。弄清了自己应该找什么方向的职业,接下来就是如何去找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