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英文不错,一个偶然的机会,马云在杭州市政府和美国投资者讨论关于高速公路的投资中作翻译。他在美国做翻译和协调的过程中,有些人一直和他讲“Internet”。当时根本不知道Internet 是什么东西,那是在1995年3 月份。最后他飞到西雅图……他的一个朋友跟他说:这是Internet,不管你想搜什么东西,基本上都可以搜出来。那时候他用的是Yahoo,当时Yahoo 很小,搜索引擎网站很少很少,他敲了一个词“beer”,一下子出现了5 家啤酒公司,有美国的、日本的、德国的,就是没有中国的。他很好奇地敲了个“China beer”,它说没有。他又敲了一个“China history”,在Yahoo 页面上出现了一个50 字的简单介绍,他觉得这很有意思,怎么会没有中国的东西。
他就问这个朋友,这个东西怎么用?他朋友告诉他做一个homepage,就可以放到网上去,放到搜索引擎里去,有人看就会好了。他那时开始试着做翻译社,于是把翻译社的简历做成一个网页放在Internet 上试试看。他们早上9 点开始做,做好后,放到互联网上。在中午12 点15 分得到了5 个反馈,他跑过去一看,有日本的、美国的、德国的,最后一封是来自一个海外的留学生,他说,这是在互联网上建立的第一个真正的中国的公司。马云觉得这个东西很神奇,地是萌生了做互联网的想法。
马云这样说到:“今天很多人说马云眼光很独到,真是非常的聪明,眼光看得这么远。说当年就看出来了,那是假话。当年反正要从学校出来了,如果有人让我开饭店,我也就去了。这个绝对不是特别伟大的想法,只是偶然碰上。”
这就是马云的互联网缘。今天我们在崇拜马云先生成功的同时也不免追溯他那走向成功的灵感,其是真实面目就那么简单——一个机缘一个抉择,并不是象众多创业者一样成天的冥思若想,总想去发掘市场的蓝海,往往真正奇妙的主意源来就这么简单。不过这种看似机缘巧合的灵感捕获也有我们值得深思的地方: 首先与社会的亲密、广泛的接触,了解各个领域(尤其是最前沿的东西,他往往代表了市场发展的方向),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甚至是不同国度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原始的信息采集,是创造的源泉,其间也有一个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没有一定的量你是无法判断主意与主意之间的好坏及他们各自市场空间大小的。再者是要有一颗狩猎之心,时刻准备着发现猎物;其三果断决策,经过理性的调查分析之后就要形成决断,付之行动。
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创造网络神话的实力,结合自身的实力处境,在可以掌控的领域去发掘真金,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