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文化传承 由坚守创业激情,谈企业文化传承



  “做企业也如行舟,不进则退。对于一个渐入佳境的企业来说,一旦抱着守业的心态来经营事业,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回到原点;同样,也只有始终心怀创业激情的企业,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战斗力,不断前行,最终在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2005年笔者应邀参加某企业年终会时最大的感触。

  2009年,同样是在这家企业,笔者却听说了这样一条员工合理化建议:“感觉公司员工创业激情不再,希望公司能通过某种方式重新调动大家的创业激情。”

 创新创业文化传承 由坚守创业激情,谈企业文化传承

  而这家公司的开业时间是2003年。仅仅6年时间,就磨灭了这家企业曾经引以为豪、曾经反复强调、曾经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创业激情。与此同时,我开始思考,当企业进入稳步发展期,究竟是保持一种创业的激情更好,还是怀着一种稳健经营的心态更重要?并且是立刻想到了海尔和海信。

  我看过《首席执行官》,真的很震撼,被他们的火热激情,被他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企业责任感,被他们始终坚持创新的精神。我见过张瑞敏,读过张瑞敏的文字,人很朴实,文字深刻但很平和。我更拜读过海尔集团的内部报刊《海尔人》,每每获益匪浅,管理智慧源源不断,自我反省常抓不懈,连生产线上的员工都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创造更多的价值。身处海尔,你想做、你能做、你该做的就是持续有价值的创新。

  再看海信,真得像这家企业领导的名字一样,发展得真的很稳健。没有大风大浪、没有几起几落、也没有虎落平阳,但老百姓却从中记住了变频空调、记住了中国芯、记住了1080P。就像故事中讲的,相较于好高骛远、心浮气躁的人来说,最后成功的肯定是那个脚踏实地的人。而能够留在海信的人,肯定也是更脚踏实地的多一些。

  现如今,在某些领域这两家企业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反过来再谈本文开篇那家企业希望保持的创业激情,笔者以为至少应该关注三点:

  其一,企业文化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传承。如果前辈们都已经丢掉了这种企业文化,再指望后继者保持这种企业文化,显然不可能,因为后继者们从进入这家公司,就没有感受过这种已经逝去的企业文化。

  其二,企业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次征文,更重要的是一种蕴涵着这种企业文化的行动力体现,尤其是领导层、核心层面在这方面的体现。只要每一拨新来的外围人员都能感受到内在的这种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必然能够透过时间传递给每一个人,不是被磨灭,而是被放大。

  其三,找准企业最核心的文化诉求。创业激情是每个企业在初创时期成功的必备要素,但在进入发展期,这种相对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是否更应该演变为一种融入激情的行动力文化,比如创新;又或者让这种无法永恒、澎湃似海的激情细水长流,转化为一种更持久、更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比如稳健。

  当然,这些都仅仅是笔者浅见,更多的还是要企业想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再作打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2299.html

更多阅读

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

各种关于创新的言论,让人耳熟能详;各种关于创新的文章,让人目不暇接。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与方式来创造一种适宜创新的文化环境,钻研其中的并不多。创新跟人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知识水平,还有所处文化环境有关。  创新跟智力水

追随内心 追随内心创业激情,就像面对爱情勇往直前!

我认识许多成功的老板,也认识许多失败的老板。成功的老板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他成功的方法。失败的老板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亦有他失败的教训,在商界风云变幻中,有喜就有悲,欢笑伴随着泪水,有苦也有咸,酸涩中流淌着汗水。可是,不管遭遇什么,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新时期创新文化如何构建

一、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引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考察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时,企业负责人告诉总理:“我们是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温家宝对围拢过来的职工们说:“‘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这句话说得好,我要加上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大众创业的困境 创新创业有困境吗?

  第一是入口制度困境。   人力资本创新创业一开始一般都是小企业,而目前中国实际上存在的是行政性垄断和大公司垄断,同时,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制的中小企业进入经济领域的扶持制度不够完善,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企业的崇拜,使得非

声明:《创新创业文化传承 由坚守创业激情,谈企业文化传承》为网友綠色的小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