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也喜欢读老子的《道德经》,今日拜读了刘秋华女士题为“管理的本质是什么”的专栏文章,觉得受益匪浅。但觉得意犹未尽,好象刘老师并未把问题谈透。
刘老师引用了《道德经》治国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借用大野耐一等人的经验, ;;得出结论:激励人性才是管理的真谛,管理者应努力探究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员工的需求,给员工思考的空间,引导出他们的智慧。
应该说,刘老师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分析的。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但对于管理者来说,他的视野不局限于人力资源,他要关注企业整个系统,要关注企业所处的整个行业,还有很多很多。所以管理的本质应关注企业所有内外部资源,合理加以整合,妥善进行运用,实现绩效最大化。对外,要认真客观地分析环境,对内要有好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等等。
“横看成岭侧成峰”,体现是大自然造化之神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的是先哲思想的深邃。个人愚见,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他对“智”是贬抑的,对“愚”是推崇的。他强调顺其自然,以“无为”达“无不为”之功。功成而弗居,事兴而无誉。如春风化雨,不着痕迹。但我们须注意,他并不是说为人处事不用智巧,而是要杜绝滥用智术。他讲的“智”指的是“淫智”,是违背大道的机心,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安排。
何谓“愚民”?是让受管理者不需要操心,该操心的是管理者,所谓“劳心者治人”就是这个道理。管理者已了解清楚他们的需求,并给予了全面的周到的安排。被管理者需要的就是在舒心的工作环境中施展才能,他们的个人成功已与组织的成长融为一体。
在老子之后,庄子对“无为而治”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多么令人陶醉的太平景象!多么伟大的管理者。问一下他的子民,你们的领导怎么样?那关我什么事呢,我就只管做好我的工作,我忙着呢,别来烦我!
只有伟大的管理者才能造就愚民。两千多年前,老子给我们设立了这样一个高标,试问我们这些进化了的后人,是不是曾经有过接近的美好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