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从战略高度规划未来



ACTO的经营管理(包括组织管理)应从更高的立场来思考和规划,这就是战略高度。

放眼全局,把握机遇,做强做大

中国的人均GDP是3000USD。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和超过5000USD时,市场和消费将出现质的变化。按照中国的发展速度,目前仅比日本低5000万元,今年中国保8%目标应能达成,与此同时日本经济呈现负增长,因而中国GDP总量将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与美国——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平起平坐或者超越美国,也是指日可待的。

国内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很快,达到40%;近年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加大,社保、医疗等保障体系的加强,在经济刺激政策的持续作用下,社会消费能力将快速增长甚至出现大的变化。

国家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投入,对新兴市场的培育和引导力度加大,这些都是利好消息。

反观我们的竞争对手,尽管品牌强大、规模强大、实力强大,但是,从宏观经济环境上看,也会受到诸多限制,例如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之间、高端品牌与低端产品之间、产品创新与利润最大化之间,等等,受到很多制约,也有很多矛盾。

总之,当前和未来的宏观环境和发展趋势,于我有利,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期,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没有理由不做强,没有理由不做大!

坚持规模化,强调成本优化和快速应变

前期,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研讨战略环境、分析确定战略方针,就是为了看的更远,走的更好。

在既往的SWOT分析中,我们将“完备的价值交付能力”视为我们的战略优势之一,又将“产品的现实交付能力”视为ACTO的战略劣势。前者是从宏观立场看问题,从产业价值链上看问题,从竞争全局看问题。后者,则是从微观、细节把脉问诊。近期从与DC得合作当中,这个问题即凸显出来。这是我们应加以改进的地方,必须冷静正视,必须快速改进,必须迅速强化。

只有正视现实,增强优势,补强短板,我们和DC的合作才能持久,公司发展才能有序,经营能力才能增强。

我们的战略方针——“规模化+差异化”,看起来是一对矛盾体。这是长期的指导思想,是从长远发展、产业规律、行业趋势和自身特点的综合性思考,必须坚持。但是,坚持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坚持意味着必须要有阶段性安排。

 华为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从战略高度规划未来
在当前,“规模化”意味着必须抓住产业调整、联手DC、政府支持、国家发展的绝佳机遇,快速做好市场,快速做好营销,快速做大规模。在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的同时,我们更在“成本优化”和“快速反应”上做文章、动脑筋。“规模化”是经营方向,是发展目标,“成本优化”和“快速反应”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在成本管理方面,并不是一味的低成本,要有统一规划,总体上是“成本优化”问题;不仅仅是研发、采购需要控制成本,公司各部门、各层级、各环节都要树立成本意识,建立成本目标,采取控制措施,达成经营目标。

成功企业都是控制成本的典范,DELL的成本管理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快速反应”即是敏捷性的体现,是要应对市场、客户当前需求、潜在需求和变化中的需求的应变能力。我们与战略伙伴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客户服务的问题,以及内部的管理问题,简单地讲,都是应变能力问题,主要是观念和行动问题。改进这个问题,既要从观念、思想入手,更要从方式方法、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团队合作上下功夫。

团队合作,强调价值链,强调加法

我们思考和规划ACTO未来的发展,要落到实处,要落地,不能落地的东西是空洞的,是空想,不是理想。

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应该而且必须体现在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中,既要有全局的思考,全盘的规划,也要有部门落实的举措和行动。

我们的收益来源于客户。当前,既源于与战略伙伴的联盟和合作,也源自我们的自营体系,包括大客户、深圳市场、海外市场、新兴业务,两者不能偏颇。

充分把握好、利用好与D战略伙伴的合作机会,在2-3年内晋级行业前三,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与此相关,产品的运营不仅仅要满足战略伙伴的需求和期望,还要满足自营体系的需要和期望;不仅仅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还要放眼未来,做好规划,包括产业战略情报的收集、归集、分析和应用。最近,海外销售团队收集分析市场情报的做法就很好。

我们不能满足与战略伙伴合作的现状,不能眼睛只盯着今天,更要超越。超越,即意味着我们内部要形成合力抱成团,多做加法,少做减法。

我们需要组建坚强的管理团队。团队是ACTO发展的基础、是ACTO强大的基石;有了强大的团队,我们可以整合各种资源来发展和壮大公司,包括资本、人才、经验,例如富可视。

在团队管理和组织建设方面,我们既要有目标和计划,也要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即在强化目标、责任、权力的同时,要加强横向协调、沟通、整合,要服从大局、服务于大局,要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要多做加法少做减法,团结和调动所有员工的责任、热情、潜力和积极性。

在组织管理、建设、调整过程中,应强调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目标意识。组织管理是实现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的手段,不是目的,不要仅仅考虑揽权揽事,要以发展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要强调责任而不是岗位职务。干部要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唯有达成目标是第一准则。相应的政策设计,要考虑组织结构(责任、目标)与激励机制的对应。

总之,在规划公司战略、规划组织管理的时候,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进行,要胸怀全局、放眼未来,要立足价值链经营,加强团队建设,强化团队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成理想和目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2990.html

更多阅读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华为公司的企业文化

编者按:4月28日,中共广东省委中心组举行“广东学习论坛”第十六期报告会,邀请深圳华为公司有关领导作了“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报告。广东省委中心组将报告整理成文字稿在南方网理论频道中心组学习板块发布,供学习参考。(本文由

华为公司创新 华为公司创业故事

华为模式:自主品牌、高科技出口       今天来看,华为的海外战略是成功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华为海外市场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20亿美元,占了总销售收入的四成,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华为的所有出口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华为的自主品牌。

华为任正非:从两万到千亿

     这是一个今天很多外人都津津乐道的故事: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改写中国

华为任正非:从两万到千亿的创业故事

 两万元神话   这是一个今天很多外人都津津乐道的故事:1987年,43岁的退役解放军团级干部任正非,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当时,除了任正非,可能谁都没有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即将

声明:《华为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从战略高度规划未来》为网友难分真与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