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PE开闸
继8月14日美国黑石集团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府签订金融合作备忘录,确立其将在浦东设立其首支地区性的人民币私募基金——黑石中华发展投资基金后,8月17日,来自香港的第一东方投资集团(First Eastern Financial Investment Group)正式宣布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成为首家在上海当地注册的国际私募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自此,外资PE在中国内地设立人民币基金正式开闸。
紧接着,在8月19日,普凯投资基金也获得了在上海设立子公司的许可。公司合伙人姚继平介绍,公司打算设立一支房地产基金和一只成长型基金,融资规模分别为10亿元和5亿元。据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透露,除第一东方和普凯基金之外,美国德丰杰投资以及香港新启东两家外资PE也将于近期在上海设立全资或合资子公司。
未来3-5年:中国PE黄金期与此同时,《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私募股权(PE)市场温和回暖,相对於今年第一季,第二季募集金额增长近3倍,针对亚洲市场新募集私募股权基金的资本总量呈现触底反弹趋势。
私募股权基金在服务投资行业表现尤为抢眼,共向4家企业投资了48.58亿美元,分别占二季度投资总量的30.8%和91.5%,与第一季度相比,不论在投资个案占比及投资金额占比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提高。
对PE具有很重要意义的是,近日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在京正式成立,主要从事私募股权基金(PE)、直接投资、投资咨询和财务顾问等业务。这是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达350亿元人民币。
有关专家均一致看好中国私募投资的未来发展,并预言:“对于中国的私募投资来说,今后的3至5年将会是一个黄金时代。”
20%分红:6成基金人才“芳心”大乱据WIND资讯数据,今年前八个月,高达96人的基金经理变动创出了历史新高。现有60家基金公司中有近40家,在今年上半年共发生了超过69次的不包括新基金经理上任的基金经理变动,这意味着近2/3的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出现变动。
基金经理圈的巨大地震,很大一部分是投向了“阳光私募”在内的私募基金:如长盛基金的田荣华、博时基金的肖华、工银瑞信的江晖、上投摩根的吕俊、景顺长城的李学文和杨兵兵、嘉实基金的王贵文、华夏基金的石波、建信基金的李华、大成基金的龙小波等等。
相对于公募,“阳光私募”的优势就在于其独特的利益分享机制和投资运作方式。一般而言,投资者要将盈利部分的20%分给私募管理人,这也是国际上私募基金业绩提成的标准。除了高额的报酬,私募另一个特点是操作灵活、监管宽松:没有公募的最低仓位、单只股票投资比例限制;报备制发行时无须取得证监会批准。吸引了公募、券商中对风险承担较大的投资从业者。
此外,因9月1日首批基金“一对多”专户产品已完成备案登记,获准于近日开始募集,一对多基金经理的激励问题也值得关注,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公募基金公司会面临优秀的一对多基金经理向私募流失的风险。
对于公、私募间的“人才战争”,专注于金融招聘的聚贤华尔街网猎头部经理刘佳表示,私募本身灵活的机制及丰厚的薪酬都是公募不能比拟的,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才从公募向私募流动,因此目前的基金经理成批“私奔”私募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刘经理说,对于高端人才,招聘公司一般会点对点挖掘,PE行业本身有其行业特殊性,持续、稳定和连贯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招聘人才上会比较慎重。
聚贤华尔街:私募人才的春天来了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股市回暖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正在紧锣密鼓地拉开人才储备大战。目前国内60多家基金公司中,广发“英雄帖”、诚聘高端人才者已逾8成。
与此同时,私募基金公司也不闲着,“人才扩张”战略亦在私募界悄然流行。但相对公募基金大规模的公开招聘,许多私募基金的揽才计划显得异常神秘。
由于经济形势向好,某知名私募经理介绍,“近期客户都是一波一波的。”在资金充裕、客户增加的情况下,需要的人手数量也随之上升。
从总体来看,PE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人才需求多,对从业者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人士从企业退下,投身私募股权,这一方面表示了行业本身的吸引力,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PE行业整体还处于人才紧缺的状态。
可以说,经过了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伴随着外资PE的进驻,国内股市的回暖,私募人才的春天也随之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