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是外界对对象主体在素养方面的要求。企业的职业化素养也不例外,强调的是社会、目标消费者、员工对企业素质的要求,比如是否合法经营?是否真诚服务?是否“以人为本”?等等,实质上是一种职业态度,因此,企业应该从企业形象的高度来关注职业化素养问题,因为“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出卖了问题,则职业化技能没有指导思想,企业形象本身也就可能支离破碎,甚至荡然无存。
如果上诉判断成立的话,则笔者以为影响企业职业化素养的关键因素是企业使命、企业意愿、企业哲学及在基础上确立的战略目标,为什么这样说?简单分析如下:
1. 企业使命---企业未来要完成的任务过程,代表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并阐述企业向社会、市场提供的价值,是社会好评、大众认可、员工荣誉感的源泉!比如丰收客户山东鲁南水泥的“我们生产凝聚力”、湖南五强溪水电厂“光明社会,动力人生”等,既凝聚了团队忠诚,又收获了社会认可,企业形象也大大提升。
2. 企业愿景---未来企业所能达到的一种状态以及描述这种状态的蓝图,阐明企业长远目标是什么,并指导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化达成,是企业的指路明星,在企业内部创造激情与动力,激励企业每个成员发挥最大潜能创造更大价值,也进而有效感染外部成员,提升企业形象,比如万科地产“成为中国房产行业领跑者”就是明例。
3. 企业哲学---企业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服务于企业使命与愿景的最本质价值标准,为企业所有成员阐明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指导员工行为,夯实企业基础,传递企业价值。比如惠普“尊重和关心每个员工”、沃尔玛“超出顾客的期望”等等。
4. 企业战略目标---未来企业希望达到的现实标准,是企业愿景指导下的阶段性目标,也是企业愿景的形象化与具体化,是对企业未来的理性规定,对团队成员产生实际激励作用,试想,如果没有“打土豪,分田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等阶段目标的规定与认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愿景很难持续到现在的。
因此,企业职业化素养的先决条件是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哲学等内容的系统思考及原则确定,并在此基础上理性规定战略目标,否则,职业化素养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