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6日,由CCTV2主办的“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国际论坛在钓鱼台举办,推动了各方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关注。
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对国家GDP贡献超过60%、对税收贡献超过50%、对就业岗位贡献达80%,无疑是危机中国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的Q1季度,全国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但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社会难点。
金融业人力资源网站聚贤华尔街网CEO石永明认为,以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多学者将其归咎于制度问题。但制度也是人制定的。金融业无非要解决资金流通的速度、效率和风险问题。在中小企业的金融产业链上,人才的缺乏是问题的关键。如果能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既有问题,则不仅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机会,也会给这条产业链上的银行、保险、证券及监管等金融机构带来新的蓝海。
银保证三管齐下:政策推行力度前所未有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复杂、系统并且长期的工程,需要各个链条、各个环节实际的行动。为此,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政策力度,也已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意味着监管机构需要一大批金融政策制订、风险控制类的金融专才建立更为系统、全面的监管机制。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信用风险问题,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提出建立保险基金。大型保险机构也正在积极探索、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发挥服务抵押和服务担保的小额信贷信用保险,对其提供了保险支持。国内的此处空白,更需要有对国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经验的海外背景金融人才结合本土特点,来拓展保险业中小企业服务新领域。
银监会采取了很多措施建设商业银行网络:放松了对中小银行下设分支机构的审批环节,鼓励其在地县乡,来提供更近、更方便的金融服务,同时也在鼓励和推进建设乡镇银行贷款公司。
除银行、保险公司外,中小企业群体、发展阶段的差异化,决定了融资需求的多元化,比如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民间借贷等。资本市场必然在其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今年5月1号,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公布,还有上市、交易、结算、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工作也陆续出来。另外,发达国家债权融资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与美相比,中国债券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证监会将大力推动交易所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并将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证券品种。
另外,中央财政今年拿了10个亿,建立了300多个担保机构,已经提供了2500多亿的贷款,支持地方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地方的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石永明认为,从政府的举措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坚冰将要融化,制度上的问题,还是由人来解决。一方面,金融业各个机构联动,能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另外一方面,通过人才机制的培养,可以降低组织性风险。因此,中小企业资金链的流畅再造,完全取决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公司、担保机构是否能够找到不同层级、潜质较佳的人才。
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实际上是“人”的风险
普通人很难想象金融业的艰辛。
以一个北京的普通汽车贷款担保公司而言,为了对付越来越多的欠贷或者不按时还贷现象,杨女士的公司专门设有催款部,该部门有20多人,占到公司总人数的一半,而且清一色的都是彪悍的东北大汉。但是,即便是这样,催款收车也做得很酸楚。有些贷款人一见要扣车,有人就打110报警,说有人要绑架他或者有人要抢车。更有甚者,讨债的还被“债主”反绑票了,债主不仅要求不还款,而且还提出带钱去赎人。公司立即拨打了110,人是救出来了,但是其中一人后背上挨了一刀,休息了4个月还没好。
而作为将风险控制作为经营准则的银行业,往往由于没有经验丰富的人才去判断放贷风险,并且,更为关键的是。一旦出了风险,可能就会影响到该员工的绩效。因此,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情况下,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那里得到贷款。
正是看到了“人事”上的症结所在,银监会要求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及14个城市商业银行,都要设立服务中小企业的专营机构。并且对商业银行提出建立六项机制,即建立成本核算机制、风险的评价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尽职的免责机制、高效的审批机制。这实际上是从组织和人事的角度打破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僵局。
聚贤华尔街网CEO石永明表示,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个性化、主动化的服务,需要众多的如客户经理、信贷专员等基层金融岗位,也需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专门的产品设计、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及新增机构的管理人才,因此,将会带来一批新的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需求,而且他们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坚力量。
中小企业资金链再造将带来更多机会
除了政府监管机构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外,产业链上的其他业者也将有新的机会。伦敦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姜楠认为,市场有融资的需求方,还有基础设施的整合过程。比如做中小企业融资的会计师、律师,二级市场的投资人等等,这同样也增加了对会计人才、投资人才以及经济法律人才的需求。
聚贤华尔街透露,在09年Q2季度(4~6月),客户经理,投资顾问依然高居金融业职位招聘榜首,风险管理、稽核、法律等职位的需求也较Q1季度上扬,在金融猎头市场上,年薪30~50万的人才占据了30%,正成为交易主体中的主力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