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调研中,能否深入透视到消费者的潜在心理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在很多时候做出的无意识回答其实并不是真话,比如你问他“为什么刷牙?”,他可能会说是“保健牙齿,防治牙病”。但其实刷牙与牙病有什么关系谁也说不清楚,大多数人刷牙的动机,无非一是为自我口腔感觉清爽,二是不致于散发异味,以免导致比如异性的白眼。
对此,若厂家真就傻乎乎地去开发防治各种牙病的特效牙膏,那就把路走歪了。尽管目前各种牙膏的包装上,还都在标榜着自己的种种治疗效果——这是消费者口头需要的,其实在推广定位中,拼的全是口感以及品牌联想——这才是消费者实际需要的。
在职场的日常言行中,同样需注意破译别人的心理密码。
譬如当你向上司提出一项购买某种办公用品的建议时,如果他只是点头嗯一声,那绝不意味着他认为你的想法可行,而更多只是在一般性地应对你——做领导的都很注意不要过多地挑剔和否定下属,对此下属要有充分的自知之明。没照你的想法做,本身就意味你不对了,至少是不完全对。当然,他的这种反应也不意味着绝不赞同,一切还要看事态的其他推动要素。若几天后,在工作中呈现出了更迫切的此项购买需要,这事才可能更有门一些。当然,此时你也一定不要有某些先见之明般的表情,尽管这种迫切需要事件的出现本身,很可能就有你的策划营造成分。
又譬如对“敬业”一词,从不同角度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作为员工,可能会觉得我认真钻研专业技能,一切为公司着想,就该算敬业的楷模了。但从老板的角度看,你钻研的只应是本公司的业务技能——否则你打算个人成名跟公司有什么关系?从同事角度看,你着想的也最好只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公司大了,你又不是老板,用得着你到处对别人说三道四吗?
因此,洞悉别人的“看法”,往往比努力做到什么程度更重要。
老板雇你来,不是让你来完成青春理想的。尽管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生态度胜过浑浑噩噩,但企业雇用员工的唯一目的,还是让他来创造效益。因此与其没事就抒发自我理想,还不如多为企业发展动动脑筋,于组织和个人都会有好处。
同事也不是来陪太子读书的。不要以为就你有理想,其实人人都活在各自的追求之中,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所以,你即便有,也一定的不要把别人的好视做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证明自己”是犯错误的开始,正如健康的心脏从不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
大局观,该如何适当表达又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至少,不要冒失地进入他人领地,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剩下你能选择的做法,是否就该是随大流了呢?不然。随大流属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对一切事物都用虚以委蛇的方式来对待了;而你却应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知道了哪是障碍所在,方更能游刃有余。
总之,真正务实的“敬业”,应该是能适应特定环境条件的行为,而不是只要认真就算数的。
其实在很多时候,上下级及同事间的种种心思都是很容易察觉的。只不过大家多半都出于默契、面子、留有余地或提高效率方面的考虑,故作不察而已。此时你若自以为聪明过人,不时恍然大悟地讲出些“正确答案”,未免就有些不可救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