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战略管理 虚拟企业的战略管理



虚拟企业的战略管理(一)

在全球化竞争和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背景下,企业很难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建立所有必须的知识能力,以“双赢”为合作目的的虚拟企业成为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最佳模式之一。虚拟企业这种联盟的出发点就是寻找它所需要的特殊技能和知识的外部合作者,这种合作者可以是供应商、政府机构、零部件制造商、甚至是直接竞争对手。

这种知识联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给公司带来十分巨大的利益,比如进入新市场的机会、超过公司财务承受能力的研究项目以及对新知识的学习等。从根本上说,虚拟企业这种合作模式就是帮助公司获得新的能力或是学习新的技能。虚拟企业这种知识型联盟在适应性、重构性、风险分担、反应速度等竞争力指标上具有传统企业组织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外显的竞争力指标,究其根源,无一不来自其内部的知识能力。虚拟企业在获得这些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与其集成开放性知识型组织相对应的诸多弱点,反映在知识能力特点上的有知识型人才的流动性与分散性、多元文化管理、知识产权和核心能力的安全等。因此,加强虚拟企业的知识战略管理势在必行。

1. 虚拟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

虚拟企业是以市场机遇为驱动的。虚拟企业的运作具有其特殊的阶段性:组建期、运作期、解体期。知识型联盟的战略管理,其实质就是合作组织的学习、创造、共享以及控制知识的工作以创造竞争优势。当经理们在确定组织范围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确定知识和技能以何种方式输入或输出组织。虚拟企业是一种为捕捉市场机遇而存在的临界性组织,核心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市场机遇,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来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商业机遇。从知识的角度去理解某种产品之所以会符合市场需求,其实就是其内在灵活的知识关联适应了市场需求。

在组建期,虚拟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指核心企业在完成市场机遇识别之后,对自身和外部可能合作的知识型企业核心知识的识别和选择,并最终确定核心知识链的构建方式。虚拟企业的组建就是构建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知识系统的过程。从对自身的知识资源检查开始,当核心企业觉得单凭自身的核心能力无法实现市场机遇时,就从知识企业群落中选择合作伙伴。根据合作伙伴的知识产品确定其内在的知识关联即核心知识链分析。这个过程也就是学会用知识来辨别产品,发现知识在其中的潜在联系和组合的过程。最后,核心企业选择具体的核心知识链构建模式。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成员企业的互补性的整体知识能力。选择合作企业是合作成败的关键,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在运作期,虚拟企业是一个在文化、资源方面和谐的组织整体。利益分配、信任管理、生产任务分配与协调、运作监督管理是其主要的运营目标。虚拟企业运作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并管理其知识系统以保持其整体知识能力的竞争优势。

当市场机遇消失,就是虚拟企业面临解体的时候。虚拟企业面临剩余知识产品的分配和责任问题。需要一个完整的事后学习过程帮助虚拟企业进一步提高经营运作能力,为组建新的虚拟企业积累经验。

2. 知识链定义和分类

企业核心能力的定义在内涵上可以分为四种。即基于知识和技能的核心能力、基于运行/制度的核心能力、基于资源的核心能力和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其本质就是知识能力,是指企业为了快速、低成本地赢得竞争优势,在生产、技术及组织方面相互协同和协调,是企业能力集合中能够为企业的将来提供某一方面独特性质、竞争力因素和价值创造基础的一种特殊能力。当然这里的知识能力不能单指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技术,还包括管理、组织和营销方面的技能。

虚拟企业的知识能力可以在由层次、内容和形态三个维度构成的企业知识空间中加以衡量。在企业知识空间中根据知识的任务导向将组织活动所需的知识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数据/信息层、程序层、职能层、管理层和社会系统层。虚拟企业更关注知识空间中职能层知识及其复杂的组合。为了更好地分析虚拟企业复杂的职能层知识集合,下面给出知识链的具体定义并将其分类。

广泛地讲知识链是指一切围绕知识的创新、发现、传播和应用的序列过程。这里的知识链是指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因使用知识而使流程增值的知识过程。单一的知识链容易分割和识别,复杂的知识链却难以准确、清晰地界定链条的始末。按照知识链创造价值的方式来划分,知识链可以分为垂直知识链、水平知识链和复合知识链(图1)。

图1 知识链分类表

垂直知识链,是指直接面向某一具体职能或流程的知识过程。当企业开发、改进它的垂直知识链时,学习曲线反映了单位成本的降低,提高了生产绩效。垂直知识链是单一方向的知识链,它的增值方向是单一的,它的收益是知识单元收益的简单相加。这种知识链是最常见的,产品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等均属于垂直知识链的范畴。

 新企业战略管理 虚拟企业的战略管理
水平知识链,是指提供垂直知识链之间必要的联系以确保知识链的连续、产品功能完备性的知识过程。土要表现为跨团队的协作获得了知识链之间的协同效果。不同的流程、生产环节知识链的协同,成为水平知识链创造价值的方式。如本田公司将小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制造技术应用于汽车、割草机和艇外推进机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混合知识链,是指协调不同项目组之间的水平和垂直价值链的知识过程。表现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将科学的学习机制镶嵌在组织结构中,不仅表现为对组织内部资源灵活应用的快速适应,而且表现为对外部资源的获取来适应环境,在知识链的形式上表现为知识链的整合、反复交融与更新的过程,其创造价值的方式往往是倍增的和周而复始、无限循环的。水平知识链和混合知识链都可以称为复合知识链。

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庞大、复杂的知识链系统。虚拟企业既可以通过创建新的知识链、改进企业内部流程优化其单一知识链获得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整合伙伴企业间复合知识链获得竞争优势。如新产品的发明,就是成功创建了一条新的知识链。在不同的零部件生产中,共同的采购、总体生产计划的安排、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标准、产品零部件和工艺的标准化、员工管理和培训、利用新制造工艺和新产品设计,这些横向的辅助技术和信息的共享,就是利用水平知识链的知识协同效应。又如合作伙伴企业形象在新合作组织中的借用和共享,管理技能在相似业务单元的移植和传播,这些都是存在于虚拟企业中较为典型的混合知识链。

3. 虚拟企业知识战略分析

虚拟企业的知识战略是指企业从战略的角度评价自身知识能力,判断什么知识关联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什么战略能弥补其知识缺陷、如何进行知识管

 

理才能保持它的知识领先。知识战略分析的具体流程就是根据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来识别不同企业的核心知识,并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以构建强强联合的知识系统,从而创造一个知识优势互补的知识型联盟。从知识链的角度重新认识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全面透视组织的知识体系,优化和整合虚拟企业内部知识系统,确定虚拟企业运行期间的知识竞争战略,是虚拟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知识战略的最终结果是为不同运行阶段的虚拟企业如何参与竞争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管理策略。

(1)组织知识链的全面评估

虚拟企业知识战略分析,就是为了识别组织内部知识系统、分析哪些知识链具有竞争优势哪些知识链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整合、组织需要创建哪些新的知识链以及可供选择利用的外部互补性知识资源。确定哪些知识链需要优化和整合,并根据它们的分类和属性确定其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是虚拟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虚拟企业的知识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知识链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全面认识并清晰地勾画出组织知识体系的全貌。这种自我反思式的客观评价是对组织整个知识系统进行管理的良好开端。组织通过对自身知识能力的全面审视,寻找互补性强的核心知识链,并与竞争对手进行核心知识链的比较,发现组织知识链的弱点、优势、知识需求和缺陷,重新打造组织的核心知识竞争力,才是虚拟企业开展知识战略的根本目的。

图2 混合知识链分解

对于伙伴企业核心知识链的识别可以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出发,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进行定性识别。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首先需要识别出企业所提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第二步,列出构成企业每一类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技能/知识,归类、精简、总结形成主要的知识链清单,并判断核心能力具体内容及形态属性;第三步,对核心知识链能力强弱的定量测评。下面给出某一企业混合营销知识链评估的具体步骤:

①由知识管理专家和高级经理组成的专家组将该营销企业中混合营销知识链分解成如图2中两层知识单元;

②专家组根据知识的重要性,给出该营销链中每一层知识单元的权重;

③专家组根据知识评分标准对营销知识链各单元依次打分,并按权重法计算知识链能力大小。

(2)知识链组合需求分析

知识链的组合效应是复杂的。根据知识链组合后的效应来分析,知识链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互补、互斥和并列。多种职能上具有互补关系的知识链合并在一起,能够产生比单个知识链更大的综合能力,这是因为具有互补关系的知识链集合,创造了水平知识链或混合知识链,增加了知识的相同效应;同一类型的知识链集合在一起,往往是互斥的作用,即集合反而削弱整体知识链的能力,此时集合后的知识链不仅没有增加知识的横向协同,甚至打破了原有知识链的纵向序列,造成知识链的冗余。而将两种知识链具有并列关系的知识链加以组合,既不增加也不削弱综合能力。知识链组合的最终效应取决于知识链组合的效应减去人力资本的投资需求和知识链的协调成本。

知识链的组合效益是核心知识链组合的唯一标准。一个有效的核心知识链的组合,能够为合作组织创造额外的效益。当市场机遇产生,通过分析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得到其内在知识的组合和关联,就得到了知识链需求清单。并进一步明确为知识链需求的具体指标:核心知识链的种类、核心知识链能力要求、需求量、需要时间。

(3)知识链能力空间

接下来根据上述虚拟企业核心知识链的评估结果来绘制知识链能力位势图。首先区分各具体知识链的主要知识形态,根据垂直知识链能力、水平知识链/混合知识链能力和未编码知识占总知识比重三个维度确定竞争中的虚拟企业所处的知识链能力位势(图3),图中数字表示虚拟企业核心知识能力的位势。

 

图3 虚拟企业核心知识链位势图

4. 虚拟企业竞争战略

知识链具有创造巨大价值的潜能,但这一切只有当知识与整体战略和战略性决策联系起来才可能实现。虚拟企业竞争优势归根到底来源于知识联盟的整体知识能力,虚拟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就是如何构建其领先的知识链体系、保障知识链体系的安全并维持其知识能力领先的时间。虚拟企业的战略具有明显的两个层次:虚拟企业层战略;职能层知识战略。虚拟企业战略层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组织整体的知识战略框架;识别自身知识链系统;确定核心知识链的组合需求;并提出构建核心知识链的具体方法。职能层知识战略是虚拟企业层知识战略在职能层的任务分解和具体支持。

(1)虚拟企业层战略

虚拟企业层知识战略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知识链的需求组合分析、知识链的创建手段和技术、知识链的应用以及保护等(见图4)。

图4 基于知识链的虚拟企业战略管理

对于虚拟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内部创造、联合开发、市场收购和模仿来创建新的知识链。内部创造并不是主要手段,联合开发可以有效地降低虚拟企业的财务风险。另外。通过市场收购、并购等手段,也可以使组织轻而易举地获得新的知识链。既消灭了竞争对手,又轻易取代被收购方的市场地位。如IBM通过收购Lotus公司,不仅取代了该公司在通信软件的市场地位并且获得新的核心能力。此外,模仿和学习也是获得新知识链常见的手段之一。

虚拟企业战略管理活动主要是指针对单一知识链的优化和复合知识链的整合。垂直知识链容易分割成知识单元并清楚地界定知识链的始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估与比较。因此,对垂直知识链进行优化管理相对容易。但是竞争并没有这么简单,在一个外显的产品和市场中,竞争对手可以对垂直知识链轻而易举地模仿。在同样的产品和市场条件卜,企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所从事的职能活动和职能活动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一条知识链的优质完成可能降低另一条知识链的成本。也就是说,一条企业知识链可能因其它知识链而得到加强。知识链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创造的一系列关联性很强的价值链条,这些知识链的协同效应创造了虚拟企业的竞争优势。单一的知识链因为容易被识别和分析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复合的知识链因其成因的复杂性等原因不能轻易被仿制。R&D、生产、顾客等不同知识链的两两整合,这些不同知识链之间的整合和优化,可以为虚拟企业创造协同效应,提高组织整体的竞争优势。共同的客户、渠道、技术和其他因素的存在使相关业务单元有机会对单一垂直知识链的活动进行共享。共享销售队伍的业务单元可使销售成本降低,或使销售人员能向顾客提供独特的产品组合,这些都是知识链的整合活动。当单一企业竞争逐渐接近极限时,下一轮竞争争夺的制高点将是行业内基于供应链的合作组织整体竞争力。因此如何提高组织整体效率的成本和效益,增加知识链协同效应,关系到合作组织整体的生存。虚拟企业只有在提炼、分析和优化垂直知识链的同时,大力创造、整合复合型知识链,才能提高组织的知识能力,并最终维持合作组织的竞争优势。

(2)职能层战略

职能层战略管理的任务是对单一知识链的管理,并根据知识链的具体内容和形态属性确定其知识管理的具体策略。建立在知识能力的隐含性、因果关系模糊性和协同性基础上的隐性化战略和揭示未编码知识以利于知识传播和共享从而产生知识规模效应的条码化战略是组织竞争的主要武器。对于未编码知识,由于它们的隐含性组织经常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在虚拟企业这种开放、集成式合作组织中,这些知识可能很快流失到竞争对手,成为威胁组织地位的战略武器。核心知识链的内容和形态的不同决定了其竞争策略的不同。此外,核心知识链的创建是一个长期过程,暗示了核心知识链的模仿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仿制者由于知识资源积累的路径依赖、积累时间和效率障碍等造成自身的时间劣势,如果领先者的核心知识链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领先者的知识信息优势又进一步转化为在获取资源过程中的成本优势,竞争永远处于一个非对称格局中,仿制者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竞争态势。图5列出了不同知识链位势的虚拟企业竞争策略。

 

 

图5 知识链位势及竞争策略

5. 小结

在企业的传统战略组合中,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这些都是企业外在或显性化的战略。单靠企业外显战略,企业最多只能获取暂时的优势,而知识战略则不同,它是从企业竞争力的根本——知识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像微软公司,它的成功在于不断开发更新更强的操作系统平台的能力,而Intel公司则在于不断推出其性能强大的CPU。这些公司是靠单一的知识产品竞争,并与市场上其他企业组成优势互补的知识链来获取高额的利润。传统的战略分析方法中,通常采用产品市场位势,说明的仅仅是竞争现状,而知识战略则采用知识能力位势来反映组织未来竞争地位。相比之下,知识战略更具有对未来竞争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135.html

更多阅读

运营绩效考核 啤酒企业的高绩效战略运营管理(之三)

     1、第一阶段:制定营销战略  许多战略未能转化成可操作的行动的根本原因是将营销战略的制定,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流程,既没有很好地理解企业的整体战略思想而融入其中,又没有清晰地描述营销战略以供企业全员营销思想统一。战略

声明:《新企业战略管理 虚拟企业的战略管理》为网友恋上你的傻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