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开闸放水 IPO开闸放水 PE春天来临
IPO重启靴子落地了。券商投行取消了“长假”备战,PE/VC摆脱了“退出”烦恼,苦等的企业更不用为了“出海”而纠结。一切似乎都豁然开朗了。但是,新的发行体制改革力度空前,“游戏规则”完全改写,机构和企业在庆祝这场狂欢盛宴的同时,或许等待他们的是更大挑战。 久旱逢甘霖!苦等A股IPO开闸的PE/VC们终于等来了退出良机。 在IPO停摆一年多,重启“绯闻”接二连三之后,中国证监会于11月30日确认2014年1月底前,将有50家过会企业完成上市程序,IPO开闸终于尘埃落定。如今新三板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四板也在各个地方风起云涌地按照规范条件去发展。 与此次利好消息相比,此前由于IPO终止,PE/VC经历了近一年时间的水深火热。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PE/VC新募基金121只,募资总额78.25亿美元;投资516起,投资总额99.15亿美元;退出73笔,并购为主要退出方式。PE/VC募资、投资、退出数据较去年同期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在宏观经济下滑和PE/VC行业内部调整的双重影响下,上半年PE/VC市场表现差强人意。 12月1日,每年一度的全球PE论坛在北京已经举办至第五届,原本今年论坛上很重要的一个议题便是讨论在IPO久未开闸之下,PE/VC如何退出,为此主办方几乎邀请了全球30余个交易市场的负责人,来商讨解决投资中国项目的PE/VC的退出之道。 PE的救命粮 IPO开闸,最欢呼雀跃的应该是苦熬一年有余的PE/VC们了。自2012年11月2日浙江世宝上市以来,IPO停摆已逾一年,致使PE/VC机构退出之路严重受阻。此次IPO重启时间的明确,IPO退出渠道将再次打通,让苦苦寻找退出渠道的PE/VC机构重获生机。 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IPO由核准制向注册制正式开始过渡。同时证监会表示,预计2014年1月底,约有50家企业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IPO重启时间正式明确。根据中国证监会11月28日最新披露的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表显示,目前IPO已过会企业共有83家,IPO重启后首批上市企业有望从中诞生。 据统计,在83家已过会企业中,具有PE/VC背景的企业有52家,在过会企业中占比达62.7%。从板块分布来看,上交所、深交所中小板及创业板过会企业分别有10家、30家和43家,其中,具有PE/VC背景的企业分别有7家、16家和29家,深交所创业板是过会企业数量最多的板块,仍为未来PE/VC机构IPO退出的主要渠道。 在52家PE/VC背景企业背后,共有107家PE/VC投资机构现身,有望实现A股IPO退出。其中,参股2家过会企业的机构有6家,分别为深创投、鼎晖投资、金石投资、君联资本、东方富海及鼎恒瑞投资,其余机构均只有1家参股企业过会。 据证监会网站上显示,目前已经过会但未发行的企业有83家,这83家已过会企业融资金额约为558亿元。 IPO暂停的这一年中,PE/VC们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由于项目退出难,私募资金余额也大幅减少。IPO的开闸正为这些PE们打开了一扇退出之门。 第五届全球PE论坛上,北京市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第五届轮值主席李爱庆公开称,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PE/VC募资市场整体遇冷,LP投资谨慎。今年前三季度,募资市场尚未恢复元气,PE/VC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资本存量首次下降,出现负增长。在经历了高速度增长后,2013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进入了深度调整之中,各PE机构受到募资渠道持续收紧、IPO暂停、大环境继续疲软等多种困难的考验。 清科研究中心统计,在募资方面,2013年前三季度PE行业募资总额为131.51亿美元,同比下滑超过50%。投资方面活跃度很低,当前共完成投资844笔,同比下降超过四成,从原因上看,一方面受整体市场态势的影响,机构基金募集的困难,部分机构可用资本量紧张,迫使机构投资者更加谨慎。另一方面,IPO的开闸时间不明确,机构投资者节奏也随之放缓。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只有8只股权投资机构支持的企业实现美国和中国香港上市并购退出。
多元化退出 “死等IPO开闸,不如另寻其他退出方式。”一位私募人士私下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事实上,2012年年底至2013年当中,忘掉A股IPO退出方式是不可避免的选择。此外,经过了前两年的PE高速增长以后,市场上IPO的投资机会很少,在此背景下,PE开始回归投资本质,更多关注早期投资项目,以及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投资。2010年的时候,大家都愿意投IPO的企业,而今年初创期的投资案例已经达到44%,投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比例也由2010年的5%增加到今年的18%。 李爱庆在论坛上表示,在PE整体回报下降的情况下,投资机构开始转向私募、房地产基金和并购基金,一方面期望通过房地产基金的模式在房地产行业挖掘利润,另一方面受国内并购热潮的影响,PE机构积极设立并购基金,希望通过并购投资寻求市场机会。 据统计,上述两类基金的数量比重由原来占2011年的13%、2012年的27%上升到今年的42%,成为了市场热点。 近两年来,中国市场并购活动频繁,并购活动巨大,比如中海油151亿美元并购加拿大尼克森,百度并购91无线和双汇并购美国的史密斯菲尔德公司。与企业并购大环境一致,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十分活跃,前三季度共完成并购交易480起,涉及金额392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还有2013年在IPO暂停的背景下,新三板作为PE基金投资新渠道受到了广泛关注,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新三板企业挂牌总数达到309家,其中北京中关村企业227家。 不过,上述大型海外并购能解决的是海外PE的退出,国内大量PE/VC机构可望而不可即。新三板部分解决了未来私募的投资渠道,但对于眼下还未退出的PE/VC可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在此情况之下,选择被海外私募机构并购从而获得退出,也是目前一些PE/VC的选择方式。记者了解到,此次论坛的支持单位除了国内部分省市股权投资协会之外,有一半以上PE/VC机构来自海外,其中不乏如全球新兴市场股权投资基金协会、卢森堡私募股权投资协会、卢森堡投资基金发展局、英国创业投资协会、欧洲股权基金与创业投资协会等9家海外机构,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私募股权协会。 此外,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淡马锡、红杉资本、泰山投资、大陆资本、太盟投资等资本大鳄私募机构均对国内的企业资源并购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来自海外的私募基金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资源并购的强劲对手,也是推进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重要推手。 境外市场抢资源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境外私募股权基金的角度分析,一方面热衷于中国概念的企业和资产,希望分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资本项目下的严格监管和产业政策的限制,使得境外资金难以参与国内优质企业和一些战略性行业的投资。 因此,境外私募股权以海外上市简单的审批程序以及再融资的便捷性、国际化经营为理由,说服大量的境内优质企业谋求海外上市的途径,以掩盖其当前对人民币升值的利益追求,避免国内外汇、税收和产业政策监管,追逐快捷套利,高额回报的本质。 在论坛现场,记者看到许多参会的中小私募机构对于外资私募机构出席者的发言表示了很浓厚的兴趣,而一些国内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也在纷纷询问如何能够实现快速海外上市。 而另据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在论坛上透露,近年来全世界各个交易所都到中国来挖上市资源。最近证监会了解到波兰交易所到中国来找上市资源。这些因素为中国的PE/VC提供了广阔的退出渠道。 此外,据祁斌介绍,目前新三板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四板也在各个地方风起云涌地按照规范条件去发展。我国目前有超过6000家PE/VC机构,有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者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股权融资。与之配套的是债券市场,包括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都需要发展壮大。“未来还要扩大私募债的发行和场外交易,中国资本市场搞了二十多年,基本上就是公募和场内,下一步的重点是私募和场外。同时证监会还将发展资产证券化产品,尤其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有很多好处。”
更多阅读
证监会核准ipo IPO“重审” 证监会市场化受挫
制度建设不能靠打补丁 一石激起千层浪。1月15日21点45分,证监会紧急发布对新股发行定价过程进行抽查的公告。 这意味着,监管机构对新股发行的过程监管再度加强。此前,证监会很少审查新股发行环节,更偏重于财务核查。
海鑫科金 ipo撤单 珠江桥IPO撤单 或受困募投战略
同属调味品行业的两家拟上市公司迎来了不同的两种命运。 2月11日,有调味品行业霸主之称的海天味业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继加加食品之后的又一酱油上市公司,其51.25元/股的发行价创下了本轮IPO重启以来沪市新股最高价,募集资金
并购借壳重组 A股IPO路断 并购借壳成突围捷径
250家上市公司谋重组 480起并购 IPO停摆至今已整整一年,数百家企业的上市梦只能一再推迟。 2012年11月2日,浙江世宝(002703)登陆中小板。此后至今,再无新股。在IPO大门迟迟不开的情况下,并购重组成为IPO分流
开闸 开闸倒计时 民营银行定位小微金融
近期,民资设立民营银行的热潮汹涌来袭,A股市场上相关概念股也纷纷飙涨。2013年,对于拥有民营银行梦想的企业来说,是关键的一年。随着监管层的密集表态,民营银行已进入倒计时。 自1996年民生银行成立,由民营资本发起成立银行
尘埃落定 博弈落定 PE换“婆婆”引“过度监管”之忧
PE/VC管理权落定证监会,多头管理乱局终结 在多年的两大部委拉锯之后,私募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PE/VC)的管理权终以证监会完胜告终。 虽然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基金法》没有将 PE/VC纳入,但市场人士注意到:发改委刚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