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几位民营钢铁集团的老板们一起吃饭,谈论最多的是这两天爆出的新闻:国内民营钢铁企业的领先者之一建龙集团,在并购重组通化钢铁的过程中,由于职工对并购方不满,因此聚众闹事,在混乱中将建龙集团派出的总经理陈国军殴打致死,并导致通钢停产11个小时。7月24日当晚,吉林省国资委立即通过当地电视台宣布“关于终止建龙集团增资扩股通钢集团的通知”,宣布建龙将永不参与通钢重组,要求通钢集团广大干部员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新华社通讯)
钢铁行业的圈子不大,席间的几位大佬对关于建龙在吉林“出事”的消息几天前就有所耳闻,只是不很清楚具体情节是怎样。新闻出来,大家才恍然大悟。
据说聚众闹事的职工一直追打陈国军,甚至阻拦警方和医生进入现场施救,最终导致陈国军不治身亡。
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中,外人也许很难评价是非对错。一位与建龙同时起家的大佬详细回忆了建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建龙是在半偶然性的进入钢铁行业后,恰逢行业大发展的时机迅速立稳脚跟,然后发现了并购扩张的“甜头”,并且发挥民营企业家的“智慧”,依靠并购手段实现了十年内的高速扩张,达到300亿以上的资产规模和1800万吨的综合产能。
从饭桌上的反应来看,对建龙事件的评价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类观点:
一、当地对此事件的事前防御、事中控制、事后公众沟通都不够有序和有效,在很多企业经营者看来,这次事件敲响的第一大警钟就是:当地民风彪悍、投资环境不佳。因此,建龙事件对当地形象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到目前为止,网络上的消息满天飞,评论多如牛毛,但始终不见当地政府对此事的沟通与说明,这已经可以反映出某种“软实力”的缺失。当然,你可以说这些企业家“自私”,但是,自我保护难道不是人类的本能吗?
二、建龙吃了“违逆潮流”的大亏。当前的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和制度格局于99年建龙创业时已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再重复自己的扩张“手法”,试图低成本撬动国企综合资源、回避宏观调控对民企发展钢铁业的管制,一方面是制度挤压下的“擦边球”,一方面也是一种成功之后的“集体无意识”。因此说,失败有可能是成功之母,但不是失败必然走向成功。但是,陶醉于成功则必然是失败之墓。因为,在你的上一次、上上次成功里,必然埋伏着不完美的种子,当你试图将这种成功一再复制,就相当于把病态基因扩大、暴露出来。
同时,建龙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其并购重组都是相对比较粗放的,资本上的重组容易,管理上的整合则是一条无比艰巨的道路。从这次事件来看,建龙显然低估了在通钢的整合艰巨程度。为了搞定硬实力的生产经营,除了资金,建龙究竟是否建立了一套企业软实力的扩张办法?建龙派出的管理者,是否可以有更怀柔、更有效的方法来团结和安抚当地员工、驾驭复杂局面?
三、最近的几个案例是否都在警醒着民营企业?是否“国进民退”的时代真的到来了?那么,缺乏安全感的民营企业该怎么办?席间好几位企业家都觉得意兴阑珊,萌生退意。这才是真正危险的信号。优秀企业家、企业家的创业激情是一个国家经济格局里最宝贵的“本钱”之一,当这份“本钱”得不到保护,那么,未来的发展将如空中楼阁。
我不是行业中人,也没有那么多的资产和权益需要被保护,但是,在我如实记录企业家们的反应的同时,我对此事件有最强烈的愤怒:
因为,只有上天才能决定人的生死,每一个生命都是无比珍贵的,没有任何一个凡人可以对生命进行任意践踏。即使陈国军的方式方法真的错了、陈国军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真的侵犯了当地职工的利益,那么,罪不致死吧!当他们挥拳相向时,有没有想到,拳下的人,也是别人的丈夫?孩子的父亲?父母的娇儿?
是的,处理一个问题,可以有无数种方法。但是,只要这种方法是无视人的生命价值的、是违背生命伦理的,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方法肯定是错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代表的只是企业家群体的声音,有可能,因为我毕竟最熟悉他们,对他们的痛苦和烦恼感同身受。但是,我可以理性的说,建龙在此次并购重组中确实暴露出有太多处理不当的地方,但我更要说,人的生命是神圣的!当一个被企业派出到异地工作职业经理人,连“生命权”都得不到保护的时候,何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