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问题精细化 (管理)简单化?精细化?



      孩童时听祖母讲一个故事,那是家乡说书艺人常说的段子。故事说的是一个乡村庸医号称包治百病,一个驼背者便硬要让他矫治驼背,庸医于是便弄来两扇门板把驼背绑夹在中间,门板上再压上一个石磙,然后抡起大锤敲打,一边敲击还一边念念有词:我石磙压,我重锤敲,到死也让你展展腰。

 

我们过去熟悉的管理学可谓是“精细管理学”。精细管理学的口号是“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成败在于细节”。在“精细管理学家”那里,所有的工作程序都有一个固定模式,即PLAN-DO-CHECK-ACTION,简称为“PDCA循环工作法”。

而现在有管理学家大概腻味了精细管理学的这些说教,转而开始提倡一种“简单管理”,他们的口号是“管理无技巧”“越简单越好”。这颇有点儿反“精细管理学”之道而行之的味道。我们不妨谓之“简单管理学”和“简单管理学家”。

为了提倡简单管理,简单管理学家还尊奉管理大师的杰克·韦尔奇作为“简单管理”的祖师,用韦尔奇对庞大的GE帝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机构精简作为例子,来说明简单管理的要义和好处。简单管理学家常常引用“墨菲定律”:把简单的事情弄复杂很容易,而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却很难。

但话说回来,“简单管理学家”常常把简单管理的道理写成一本本厚厚的书,让人看起来不仅仅很有道理(不能说是“技巧”——因为他们的信条是管理无技巧),而且还真是不简单呢。这大概也算是对墨菲定律的另一种诠释吧。

简单管理学家也常常引用古希腊名人哲言来说明做事情要直截了当,不要绕弯子。这则常被引用的哲言是大家熟知的:要让生鸡蛋直立在桌面上,最快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轻轻敲破鸡蛋壳。

这种引述本身就太复杂啰嗦了,中国人表达这层意思只需要四个字:不破不立。

据说这种不破不立的戏法我们的国家管理大师就玩过。传说邓公让王洪文把生鸡蛋立在桌面上,王洪文久立不成,叶剑英元帅拿过鸡蛋在桌子上一磕便让它立在了起来。这事还有另一版本,说是王洪文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叶剑英拿个生鸡蛋让王当众出了丑,会后王洪文到毛主席那儿请教,主席便给他来了个“不破不立”。

 

然而,这种雕虫小技很容易引来精细管理学家的嘲笑——破鸡蛋也算是生鸡蛋?破到什么程度才不算是生鸡蛋?如果没有个“度”的限制何必又要轻轻地敲破鸡蛋壳?

以下纯物理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达成“让生鸡蛋直立于桌面”这个目标:

方法之一:在桌面上找一个凹陷的地方放置生鸡蛋;

方法之二:用一小截或方或圆的管子放在桌面上,然后把生鸡蛋放进去。

方法之三:抓一把谷子或沙子堆在桌上,然后把生鸡蛋按在上面;

方法之四:用胶把生鸡蛋粘在桌面上。

有谁能够指出这些办法不可以有效地达成目标吗?

 

在精细管理学那里,一个手段的可操作性往往取决于对目标的细化,如果目标笼统,则手段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会变差,如果目标具体详细,则制定措施也就有了明确的针对性,也就容易有效实施了。

“简单管理学家”的错误往往就是在提倡简化方法的时候,也顺便把目标简化掉了,简单管理学也强调“要时刻记得终极目标”,但这个目标往往是简化了的目标,这种用简化的手段达到一个实际上已经被简化的目标的做法就像开头故事里矫治驼背的庸医把“治病救人”当中的“人”简化掉了一样。例如把生鸡蛋简化为破鸡蛋。

简单化管理往往具有低管理成本。这也是其会被“器重”的原因。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来看,对于一个既定的价值目标,要想降低其管理成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首先简化其目标。

据说现在放开二胎的呼声甚高,但民众的反应不一,市民尤其是高教育背景的市民多数对此不感兴趣,即便是放开二胎也不会去再生一个孩子。而农村人口多数对此表示欢迎,况且很多早已经是自行放开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原因就在于市民与农民对下一代的人生目标的定位不同。在大多数市民看来,培养一个将来能光鲜地立足于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的后代的成本费用实在太大;而在大多数农民看来,多养活一个孩子很简单,无非是做饭时多加一瓢水罢了。

 

“简单”往往是低水平和无知者的口头禅。无知就是外行。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热闹的人看什么都是简单的,哈哈一笑了之;看门道的看到的总是复杂,讲起来来龙去脉一套一套。

某城市某街道上要铺设一条过街的线缆,如果此事交给某城建工程师,事情就“复杂”了,他会先去勘察一下线缆的走向线路,设计好用什么机械设备开挖,用多少人用什么人用多少工时,什么时候开挖,用多少管子多少水泥多少线缆,施工时做一个屏风围墙让工地看起来不那么煞风景,甚至围墙外边要写一条什么话告慰受到施工滋扰的市民等等,最后作出一个工程费用预案,并协调交通部门做好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方案,再把这个计划用项目管理软件做一叠详细的图表文件……做一个工程计划。

但将此事交给一包工头,他十有八九会说“这事儿简单”——叫上两个老乡来掂着镐头两天就搞定了。城市道路上不停地开挖填埋留下的沟沟坎坎,大都是简单化管理的结果。

 

刻意把事情弄得复杂起来当然是不值得提倡的工作方法,因为这种做法往往是把手段当目标了,就像现在一些人为改革而改革,把该坚持的也放到一边去;为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把发展经济的目的忘记了;为市场化而市场化,把市场的适用性忽略了一样。

对于PDCA工作程序,而简化管理学只强调D,强调要建立“执行的文化”。这些年关于执行力方面的著作非常之多,和简单管理的思想处于并行互助之势。

“简单化管理”并不是没有其市场,相反可以成为很多人的行为依据。有另一种简单化的路径也经常被选择,例如可以为低水平粗放式管理找借口;例如把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当作简单化管理;例如给马虎从事擅长走过场者作为依据等等。

简单管理学也有内部逻辑矛盾。例如简单管理学也强调“凡事必有顺序”,要抓主要矛盾,这就和它同时提倡的“先干了再说,错了再纠正”的做法有点不协调了。先干了再说,就是忽略程序;错了再纠正,说明事先目标没细化不明确。

 

我们常常说厂商是“惟利是图,不择手段”的,然而从管理学角度讲,这其实是管理的最高信条,它不仅仅始终没有忘记目标——利,而且强调过程与手段的有效性,至于手段和过程的或简或繁则不在考虑之内。只求有效,不论简繁。

所以,尊韦尔奇为简单管理的祖师爷实在是误解了韦尔奇,连韦尔奇管理思想精髓的边儿都不沾。韦尔奇的做法绝对是典型的厂商套路,即“惟利是图不择手段”,韦尔奇改掉的是GE内部长期养成的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这种繁文缛节的管理模式已经影响和背离了图利目标的实现,韦尔奇的改革不过是重新强调了“惟利是图不择手段”这个原则罢了。

“惟利是图不择手段”的说法带有浓重的讥讽鄙视味道,当然是出于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判断。然而价值是主观的,我们同样也可以用褒义与赞美的口味描述厂商的这种行为方式,那就是“信念坚定”“特立独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能把管理学或管理技术引入到高校并作为一门学科来开设,这本身就说明它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企业管理当中精细化管理处于“正宗”地位,而简单化管理处于“在野”地位。但是,很多中小企业都在实际施行“把混乱当作成本”的简单化管理同时,却没有办法把这种管理思想正统化,最终的结果是,为了获取正宗的管理形象,便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做一大堆弄虚作假的文件,去应付ISO管理要求和认证,说一套做一套。应付认证的文件当中目标明确详细,措施严谨有序,检验科学严密,不过这都是给外人看的,内部实施的却是“无技巧”的简单化管理,外细内粗,名不符实。

 

在国家管理方面,“简单论”与“精细化”都早已有之。

精细化者讲,要治国平天下须先修身齐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深入细致调查研究,天下事最怕“认真“二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天下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思而后行,不打无准备之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简单论者则讲“车到山前必有路”,反对繁文缛节,讲“大道从简”,讲“治大国若烹小鲜”,而且这个“烹”是中餐厨艺,如“适量”“少许”等等,和那种工厂化配方式西餐烹饪完全不同。

“烹小鲜”之法基本上可以归于“人治”,要看厨师个人的水平和职业道德了,这与当今提倡的依法治国相去甚远。

 

 简单问题精细化 (管理)简单化?精细化?

“白猫黑猫论”貌似有点简单管理学的味道,实则是实践主义。在具体改革实践当中,一些人把这种实践主义误当作简单主义,只强调“不论白猫黑猫”的灵活性,把“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半句有意无意地忘记了,忘记了抓住“共同富裕”这个大老鼠的既定目标,将之顺便“简单化”成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小麻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34461.html

更多阅读

一张图看懂 财经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第二章(9)

     最近,不少股民发现,“海普瑞(002399)让高盛豪赚33亿元”的新闻读来似曾相识。这只高调上市的天价股见光后便一泻千里,让深套其中的3万多股民和几十家基金血肉横飞。高盛再一次延续了在中国投资稳赚不赔的神话。可有没有人想过,

益生菌常见问题答疑 销售人员工作中常见问题答疑(一)

在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经常会碰到许多有关心态调整,应对客户异议处理,对客户的判断等许多问题,究竟这些问题怎样解决最好,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分序列给出以下建议:问:在销售过程中,拜访客户经常感觉有些紧张怎么办?孙瑛老师答:这是自信

香肠派对最后的party 又到公司派对(Party)时?

每年从圣诞节前的三个星期开始,西雅图本地的餐馆和娱乐场所就开始人满为患,如果不提前两个月就预定的话,要临时找到一家餐馆或娱乐场所来举办派对(晚宴)基本免谈。究其原因,就是本地的多数公司喜欢派对,一到年底,除旧迎新,用派对来感谢员工

老人头服饰 怎样加盟老人头服饰(台湾)有限公司?

  法国老人头服饰国际(香港)企业创建有限公司以设计及生产服装、高档次皮鞋、皮具、服装为主。用OLDFOEGY(老人头)头像及英文作为商标名称注册,在多个国家创建公司,并在全世界大力创办开设精品店,先后在罗马、佛罗伦斯、巴黎、纽约、关

中国特许经营连锁 日本特许连锁经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二)

 由于加盟契约在特许连锁中的重要作用,加盟者对契约书都要进行认真的检讨,日本加盟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特许连锁契约书除了基本契约书之外,还有运营规则和交易契约书、店铺租借契约书、店铺运营管理委托契约书等附属文件

声明:《简单问题精细化 (管理)简单化?精细化?》为网友奏一曲悲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